[发明专利]一种呼叫主题提示系统及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63727.X | 申请日: | 2006-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2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唐红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7/38 | 分类号: | H04Q7/38;H04M1/5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占元 |
| 地址: | 518053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叫 主题 提示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呼叫主题提示系统,包括主叫方通信终端、被叫方通信终端、主叫方MSC、被叫方MSC,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智能网来电提示服务平台,用于接受来电呼叫主题提示业务定制,并存储定制业务的业务代码;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向主叫方移动终端建立的呼叫过程相关信令中加入呼叫主题和标识呼叫主题提示业务的业务代码;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智能网来电提示服务平台中的来电提示业务定制信息判断主叫方和被叫方是否定制来电呼叫主题提示业务;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确定主叫方和被叫方都定制来电呼叫主题提示业务时,从来自主叫方通信终端的呼叫过程相关信令中提取呼叫主题和业务代码并将呼叫主题和业务代码加入呼叫接续信令;
第三设置单元,用于从来自主叫方MSC的呼叫接续信令中提取呼叫主题和业务代码,并发送到被叫方通信终端;
展示单元,用于将所述呼叫主题在被叫方通信终端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叫主题提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网来电提示服务平台包括有业务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来电呼叫主题提示业务定制信息,所述来电提示业务定制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业务代码,所述判断单元根据业务存储单元中的用户标识和业务代码判断被叫方是否定制来电提示业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叫主题提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置单元将所述业务代码加入设备能力消息、路由查询响应消息或者呼叫建立消息、振铃消息、连接消息、进展消息、用户信息消息、拆链消息、释放消息或释放完成消息中的设备能力信元,并将所述呼叫主题加入呼叫建立消息、振铃消息、连接消息、进展消息、用户信息消息、拆链消息、释放消息或释放完成消息的“用户-用户”信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叫主题提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网来电提示服务平台还包括校验单元,用于校验所述呼叫主题是否合法,所述第二设置单元在校验单元判断呼叫主题合法时将所述呼叫主题及业务代码加入呼叫接续信令。
5.一种呼叫主题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主叫方通信终端将呼叫主题和标识呼叫主题提示业务的业务代码发送到主叫方MSC;
(b)主叫方MSC判断主叫方和被叫方是否都定制了与业务代码对应的来电提示业务,并在确定主叫方和被叫方都定制了来电提示业务时执行步骤(c);否则按现有方式进行呼叫连接;
(c)建立呼叫连接并将定制的业务信息或主叫方通信终端发送的呼叫主题传送到被叫方通信终端,被叫方通信终端在振铃阶段展示呼叫主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叫主题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b1)主叫方MSC向智能网络来电提示服务平台发送启动检测点消息,该启动检测点消息包括来电提示业务代码和呼叫主题;
(b2)智能网络来电提示服务平台判断主叫方和被叫方是否定制了来电呼叫主题提示业务,若主叫方和被叫方都定制来电呼叫主题提示业务,则执行步骤(c),否则使主叫方MSC按现有方式进行呼叫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叫主题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b1’)主叫方MSC通过启动检测点消息将呼叫主题发送到智能网来电提示服务平台;
(b2’)智能网来电提示服务平台通过关键字侦测监控对呼叫主题进行检验,并在检验不合法时按现有方式进行呼叫连接;在检验合法时执行步骤(c)。
8.一种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向主叫方移动终端建立的呼叫过程相关信令中加入呼叫主题和标识呼叫主题提示业务的业务代码;
展示单元,用于在振铃阶段显示接收的呼叫主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置单元将所述业务代码加入设备能力消息、路由查询响应消息或者呼叫建立消息、振铃消息、连接消息、进展消息、用户信息消息、拆链消息、释放消息或释放完成消息中的设备能力信元,并将所述呼叫主题加入呼叫建立消息、振铃消息、连接消息、进展消息、用户信息消息、拆链消息、释放消息或释放完成消息的“用户-用户”信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372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