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062891.9 | 申请日: | 2006-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3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虹;麦哲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液晶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因此,为达到显示效果,需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装置,如背光模组,其功能在于向液晶显示面板供应亮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平面光源。目前,手持式电子产品的背光模组为适应产品的轻薄化,越做越薄,而其对应光源则跟不上背光模组对轻薄化的要求。
请参阅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的侧视图。该液晶显示装置1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11与一背光模组12。该背光模组12与该液晶显示面板11层叠设置,并为该液晶显示面板11提供均匀的平面光。
该液晶显示面板11包括层叠设置的一上偏光片13、一上玻璃基板14、一液晶层(图未示)、一下玻璃基板15及一下偏光片16。该液晶显示面板11进一步包括一软性电路板151与一印刷电路板152。下玻璃基板15上设有多个驱动电路(图未示)。该软性电路板151一端与该印刷电路板152电连接,另一端设置在该下玻璃基板15的边缘,并与该多个驱动电路电连接。
该背光模组12包括一光学膜片组17、一导光板18、一光源19及一反射片190。该导光板18包括一入光面181、一与该入光面181相邻的出光面182及一与该出光面182相对的底面185。该光源19设置于该入光面181一侧,该光学膜片组17设置于该出光面182一侧,该反射片190设置于该底面185一侧。
从该光源19发出的光线经由该入光面181进入该导光板18,部分光线经由该出光面182及该光学膜片组17射向该液晶显示面板11,部分光线由该底面185射出至该反射片190,并被该反射片190反射重新进入该导光板18,最终经由该出光面182及该光学膜片组17射向该液晶显示面板11,为该液晶显示面板11提供均匀的光线。
惟,随着技术的革新,该导光板18的厚度从原有的0.8m m、0.7mm逐渐改进变薄,到如今的0.6mm、0.45mm。而以发光二极管作为主体的光源19薄化发展跟不上导光板18的薄化发展,其厚度约为0.6mm。该光源19厚度大于该导光板18的厚度,入光面181面积较小,光的利用率势必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的利用率低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光利用率的液晶显示装置。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依序层叠设置的一上基板、一液晶层、一下基板、一光学膜片组及一导光板。该液晶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软性电路板与一光源,该软性电路板设置于该下基板上,该光源设置于该软性电路板的邻近该导光板一侧。该导光板包括一顶面,该顶面对应该光源部分定义为入光区,其余部分定义为出光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设置于软性电路板上,导光板顶面对应光源位置定义为入光区,增加了入光区的面积,进而可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侧视图。该液晶显示装置2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21与一背光模组22。该背光模组22与该液晶显示面板21层叠设置,并为该液晶显示面板21提供均匀的平面光。
该液晶显示面板21包括依序层叠设置的一上偏光片23、一上玻璃基板24、一液晶层(图未示)、一下玻璃基板25及一下偏光片26。该液晶显示面板21进一步包括一软性电路板251、一印刷电路板252。下玻璃基板25上设有多个驱动电路(图未示)。该软性电路板251一端与该印刷电路板252电连接,另一端设置在该下玻璃基板25的边缘,并与该多个驱动电路电连接。
该背光模组22包括依序层叠设置的一光学膜片组27、一导光板28及一反射片290。该背光模组22进一步包括一光源29与一胶框299。该光源29通过表面黏着技术设置于该软性电路板251的邻近该导光板28一侧,并与该软性电路板251电连接。该光源29竖直向下发光。该胶框299定位该光源29且防止该光源29侧向的漏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28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造树脂涂覆砂的新方法
- 下一篇: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