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扣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62509.4 | 申请日: | 2006-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1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 发明(设计)人: | 符猛;周世文;陈俊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40;G06F1/20;G12B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扣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扣具,特别涉及一种固定散热器的扣具。
背景技术
如今,在计算机产业中,为将微处理芯片等发热电子元件的热量有效散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一散热器紧密地贴设于发热电子元件的溢热表面,以协助发热电子元件散热,保证发热电子元件在适当的温度下运作。
为将散热器紧密地贴设在发热电子元件的溢热表面,一般先在电路板上设一固定座,利用扣具与固定座的扣接来对散热器施加压迫作用,令该散热器受压紧密地贴设于该发热电子元件的溢热表面。
现有的扣具在组装和拆卸时一般需要螺丝刀、扳手等辅助工具,然而这种方法不但操作繁琐而且工具使用不当极易损伤电路板。因此已有扣具在此基础上增添操作把手,以期达到避免使用工具,使扣具的组装和拆卸更安全和简便的目的。中国专利第98209060.9号即公开一种散热器扣具,该扣具包括一弹性臂及一活动扣件,该弹性臂一端设一扣接部,该活动扣件连接至该弹性臂的另一端,且该活动扣件上端设有一操作把手,下端设有一与固定座扣接的扣孔。该扣具在操作时,需要用手向下按压操作把手,使弹性臂发生弹性形变,以便活动扣件的扣孔扣接于固定座上。由于需要手动克服弹性臂的弹性形变,所需力量较大,使得该操作比较费力且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扣具。
一种扣具,包括一本体和一操作件,该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形成有一扣脚,其中该本体第二端形成有一结合臂,该扣具还包括一滑片及将该滑片组合于该结合臂的一滑杆,该操作件通过枢轴枢接于该滑片,当该操作件以枢轴为转轴相对本体转动时,操作件与滑杆相互作用而使滑片、操作件相对滑杆及本体移动,使扣具在固定状态和拆卸状态之间转换。
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扣具中操作件枢接于该滑片,当该操作件以枢轴为转轴相对本体转动时,操作件与滑杆相互作用而使滑片、操作件相对滑杆移动,使扣具在固定状态和拆卸状态之间转换,可减小操作力,便于散热器的组装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扣具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扣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中扣具的部分组装图。
图4是图1中扣具与相关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中扣具与相关组件的扣合前的侧视图。
图6是图4中扣具与相关组件的扣合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扣具的第一实施例。该扣具100主要用于将散热器等散热元件固定到电子元件的顶部以冷却电子元件,该扣具100包括一本体110、一滑杆120、一滑片130及一操作件140。
本体110大致呈V形杆状,其中部设有一狭长的开口112,该开口112可起到定位的作用。其中,本体11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向下弯折形成一扣脚114,该扣脚114的底部上设有一扣孔142;而本体110的第二端垂直向下弯折形成一结合臂116,该结合臂116的中心部位设有一穿孔1162,供上述的滑杆120穿设。
该滑杆120为阶梯状构造,其包括形成于其左端部的一第一凸缘122、与该第一凸缘122间隔设置的第二凸缘124、将该第一凸缘122和该第二凸缘124连接的一连接段126,以及自第二凸缘124向远离连接段126方向延伸的一作用段128。
该滑杆120主要用于将滑片130枢接在上述本体110的结合臂116上。当令滑杆120的第二凸缘124自左向右穿过本体110结合臂116上的穿孔1162后,滑杆120的第一凸缘122位于本体110的结合臂116的左侧,并起到挡块的作用,以防止滑杆120从本体110结合臂116上的穿孔1162内滑脱。与此同时,滑杆120的第二凸缘124位于本体110的结合臂116的右侧,用以与滑片130枢接。此外,滑杆120的第一凸缘122可以与本体110的结合臂116一体形成,则本体110的结合臂116上无须设置上述的穿孔1162。
滑片130为片状结构,其底部上设有一扣合孔132,其顶部上设有一狭长的沟槽134。该沟槽134沿竖直方向,或远离滑片130底部的方向延伸,并与本体110的结合臂116上的穿孔1162相对应。该沟槽134的宽度比滑杆120连接段126的直径要大,同时小于滑杆120的第二凸缘124的直径,这样,滑杆120的第二凸缘124可与沟槽134的边缘卡扣,从而将滑片130组合到本体110的结合臂116上,其具体组合过程如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25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