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通信加密的系统、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2334.7 | 申请日: | 200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2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14 | 分类号: | H04L9/14;H04K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通信 加密 系统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通信加密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网络规模越来越大,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市场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电信网络逐渐允许外资或者个人进行投资,这样电信网络不再是国家统一控制,电话被窃听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有部分特殊团体如军队、政府等,为节约通信成本,需要在公共的电信网络中进行通信,这些公共的电信网络可能由多家服务商来提供,通信过程中用到的设备也有多种形式,而这些特殊团体的信息很多是属于机密信息,需要一种解决方案来保证机密信息的传递,包括话音和信令等。
传统交换网络的通信流程图如图1所示。在进入通话状态之前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主叫终端发起呼叫,将此呼叫路由到交换网络;
步骤102、交换网络根据收到的消息中的被叫号码路由到被叫终端;
步骤103、被叫终端空闲并开始振铃;
步骤104、同时交换网络给主叫终端送回铃音业务;
步骤105、被叫终端摘机应答,发送应答信号给交换网络;
步骤106、主被叫终端进入通话状态。
但由于现有技术中主叫终端所拨的被叫终端号码是明文,能够被交换网络中的所有运营商看到,很容易被识别是否有保密通话内容;而且通话时语音是明话,很容易被别人侦听,无法满足通信保密的要求,从而限制了传统交换网络在特殊安全需求场合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通信加密的系统、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目前通信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实现通信加密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加密通信终端、加密交换设备,其中:
加密通信终端根据密钥对从加密交换设备接收到的语音进行解密,向加密交换设备发出的语音进行加密;
加密交换设备对从加密通信终端接收到的语音直接转发或根据密钥对从加密通信终端接收到的语音进行解密,向加密通信终端发出的语音加密转发。
其中,加密通信终端根据密钥对从加密交换设备接收到的信令进行解密,向加密交换设备发出的信令进行加密。
其中,加密交换设备对从加密通信终端接收到的信令进行解密,向加密通信终端发出的信令加密处理。
加密交换设备还用于所述密钥的生成及向加密通信终端传送密钥。
加密通信终端还用于所述密钥的生成及向加密交换设备传送密钥。
加密通信终端预存所述密钥。
所述加密通信终端对信令加密为对被叫号码进行加密。
一种交换设备,包括话路系统、中央控制系统,该设备还包括加解密模块,此模块根据密钥对语音或信令进行解密、加密。
其中,所述交换设备还包括密钥生成模块,用于密钥的生成及传递。
其中,所述交换设备还包括密钥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密钥。
一种通信终端,该终端还包括加解密模块, 此模块根据密钥对语音或信令进行解密、加密
其中,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密钥生成模块,用于密钥的生成及传递。
其中,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密钥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密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通信加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A:主叫终端通过加密交换设备呼叫被叫终端,建立连接;
步骤B: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至少部分加密的通话。
其中,步骤A具体包括:
步骤A1:主叫终端向加密交换设备发起呼叫请求;
步骤A2:呼叫请求成功后,主叫终端根据密钥加密被叫号码或直接根据被叫号码通过加密交换设备以发起对被叫终端的呼叫;
步骤A3:加密交换设备发起对被叫终端的呼叫并协商用于语音加密的密钥后建立连接或加密交换设备直接发起对被叫终端的呼叫后建立连接。
其中,步骤A2具体包括:
步骤A211:呼叫请求成功后,加密交换设备向主叫终端传递密钥;
步骤A212:主叫终端利用接收到的密钥加密被叫号码通过加密交换设备以发起对被叫终端的呼叫。
其中,步骤A2具体包括:
步骤A221:呼叫请求成功后,加密交换设备通知主叫终端开始加密;
步骤A222:主叫终端利用其预置的密钥加密被叫号码通过加密交换设备以发起对被叫终端的呼叫。
其中,步骤A2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2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电源
- 下一篇:一种挖掘机和一种采沙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