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62069.2 | 申请日: | 2006-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3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施延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9/30 | 分类号: | H01Q9/30;H01Q1/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设备上的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移动通信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增,使得无线通信的发展更为迅速,在众多无线通信标准中,最引人注目的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以下简称:IEEE)制定的802.11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协议。
然而,在1999年9月间,IEEE为使802.11协议能成为IEEE/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及国际标准组织(ISO)/国际电子技术公会(IEC)间的联合标准,对其作了更进一步修订,其修订内容中增加了两项重要内容,即IEEE802.11a协议及IEEE 802.11b协议,根据两项协议规定,在扩展的标准物理层中,其工作频带必须分别设置于5GHz及2.44GHz。
对于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络的接入点(Access Point)以及笔记本电脑的MINI-PCI、PCMCIA、USB等界面的无线网卡,或应用于个人通信的移动电话等无线通信设备,为了方便携带,一般需要设计成较小体积。天线为上述无线通信设备的必备组件,故减小天线体积是减小无线通信设备体积的一种解决方案。故在兼顾天线性能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改进设计架构,以最小的体积来设计出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天线则是一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可有效减小天线装置所占据的体积。
一种天线装置,设置于基板上。天线装置包括信号馈入线、绝缘主体、天线本体、匹配体、以及至少一个接地金属面。信号馈入线用于馈入电磁波信号;天线本体用于收发电磁波信号;匹配体用于阻抗匹配。天线本体与信号馈入线电性连接,所述天线本体包括多个辐射部,所述多个辐射部相互电性连接并立体环绕于绝缘主体上。匹配体的一端与天线本体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接地金属面电性连接。所述绝缘主体的一个表面覆盖所述匹配体的至少一部分。
上述天线装置的天线本体曲折环绕设置于绝缘主体上,并且绝缘主体的一个表面覆盖所述匹配体的至少一部分,可有效减小天线装置所占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设置于绝缘主体上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的部分组件示意图。
图4为经电磁模拟所得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的回波损耗测试图。
图5至图7为经电磁模拟所得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的辐射场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10的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10设置于绝缘主体20上的示意图。
天线装置10包括第一接地金属面11、第二接地金属面12、信号馈入线14、匹配体16、天线本体18以及绝缘主体20(请参阅图2)。信号馈入线14用于馈入电磁波信号,与匹配体16设置于基板3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信号馈入线14为50欧姆传输线。
第一接地金属面11与第二接地金属面12分别设置于基板30的相对两侧。第一接地金属面11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110、第二部分112以及第三部分11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110、第二部分112与第三部分114皆为方形。第一部分110与第二部分112设置于信号馈入线14的两侧。第三部分114与第二部分112相连形成L型接地金属面,环绕于匹配体16的两侧。
又参见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主体20为具有六个表面的立方体。天线本体18用于收发电磁波信号,立体环绕于绝缘主体20的至少两个相邻的表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天线本体18立体环绕设置于绝缘主体20的六个表面21、22、23、24、25、26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主体20的第六表面26覆盖匹配体16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天线本体18包括第一辐射部1800、第二辐射部1802、第三辐射部1804、第四辐射部1806、第五辐射部1808、第六辐射部1810、第七辐射部1812、第八辐射部1814、第九辐射部1816、第十辐射部1818、第十一辐射部1820、第十二辐射部1822以及第十三辐射部1824,并且依次电性连接形成所述天线本体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20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作为钾离子通道打开剂的新的吡啶衍生物
- 下一篇:取代的氧基芳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