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妇科带下病的草红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1911.0 | 申请日: | 200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2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三顺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58 | 分类号: | A61K36/758;A61K9/48;A61P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19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妇科 带下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妇科带下病的草红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带下是妇科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症状,慢性盆腔炎、慢性宫颈炎均可出现带下,且为慢性宫颈炎的主要症状。慢性炎症由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慢性盆腔炎患者当抵抗力低下时,可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若盆腔瘀血,可致月经过多,卵巢功能受损时可有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则可致不孕。慢性宫颈炎除白带增多外,可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性交后出血;由于子宫颈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成为诱发子宫颈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西医对带下一般针对病因治疗,慢性盆腔炎抗生素治疗基本无效,单一疗法效果差;慢性宫颈炎多采取消毒防腐剂局部治疗,但宫颈炎局部用药疗效差。中医治疗带下的药物较多,以补益脾肾、清热解毒、化瘀止痛、清热祛湿、解毒化瘀等为其常用治法,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有以下几种药可治疗慢性宫颈炎和慢性盆腔炎引起的带下疾病:
①妇炎康复颗粒/片,含败酱草、薏苡仁、川楝子、柴胡、黄芩、赤芍。功能清热利湿,化瘀止痛,用于湿热瘀阻所致妇女带下,症见带下色黄质粘稠,或如豆渣状,气臭,少腹、腰骶疼痛,舌暗苔黄腻,以及慢性盆腔炎见上述证候者。
②妇科千金片,含千金拔、金樱子根、党参、当归、穿心莲、功劳木、单面针、鸡血藤。功能清热,除湿,健脾,用于带下湿热下注,脾气虚弱证。症见带下量多或臭秽,腰骶酸痛,小腹或少腹疼痛,少气乏力,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阴痒,口苦咽干,舌淡红,脉弦滑或弦细,以及慢性盆腔炎、慢性宫颈炎见上述证候者。
③除湿白带丸,含党参、炒白术、山药、白芍、芡实、炒车前子、白果仁、苍术、陈皮、当归、荆芥炭、柴胡、黄柏炭、茜草、海螵蛸、煅牡蛎。功能除湿健脾,用于脾虚湿盛证所致带下,症见带下日久,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稠,无明显异臭气,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纳差便溏,腰膝及四肢沉重,胸闷纳呆,或泛恶,头目不清,舌淡胖,苔白腻,脉缓无力者。
④千金止带丸,含党参、炒白术、当归、白芍、川芎、制香附、木香、砂仁、小茴香、延胡索、炒杜仲、续断、补骨脂、鸡冠花、青黛、椿皮、煅牡蛎。功能补虚止带,和血调经,用于脾肾两虚所致带下,症见妇女带下量多,伴见脾肾两虚脉证者。
⑤愈带丸,含当归、白芍、芍药花、熟地黄、艾叶炭、棕榈炭、炒蒲黄、百草霜、鸡冠花、香附、木香、知母、黄柏、牛膝、干姜、肉桂、炙甘草。功能益气调经,散寒止带。用于下焦寒湿、血虚气滞所致带下,症见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有腥味,或杂有血丝,腰膝及小腹冷痛,遇寒加剧,面色无华,口唇色淡,头晕心悸,舌淡润,苔白滑,脉沉濡,按之无力者。
但以上均不是用于湿热瘀结,气血俱伤所致带下,临床上,慢性盆腔炎、慢性宫颈炎所致带下,每多虚实夹杂,既有湿热瘀结之症,又有气血俱伤之象,而迄今尚无用于治疗此证的中成药,因此需要一种针对带下湿热瘀结、气血俱伤证的的安全有效的中成药,以满足临床的切实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湿热瘀结、气血俱伤证所致带下病的问题,提供一种对湿热瘀结、气血俱伤证所致的带下病有很好疗效的中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妇科带下病的中药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妇科带下病的草红胶囊,包括重量百分比计的下列组分,大血藤8-18、败酱草8-18、黄柏5-15、当归6-15、黄芪8-18、鸡血藤6-15、金樱根5-15、赤小豆5-15、单面针2-10、月季花5-15。
所述的组分优选重量百分比计为:大血藤11-16、败酱草11-16、黄柏6-10、当归9-13、黄芪11-16、鸡血藤9-13、金樱根6-10、赤小豆6-10、单面针4-7、月季花6-10。
所述的组分优选重量百分比计为:大血藤13、败酱草13、黄柏8、当归11、黄芪13、鸡血藤11、金樱根8、赤小豆8、单面针7、月季花8。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妇科带下病的草红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称取当归粉碎成粗粉,采用渗漉法将粗粉用70%乙醇浸渍40-60小时,再以每分钟2-5ml的流速渗漉,收集约为生药10倍量的渗漉药液,回收乙醇,将药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三顺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三顺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19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