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组合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61830.0 | 申请日: | 2006-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3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民;吴吉军;居德金;郭景奎;黄玉和;蔡东升;李荣;俞琨;万爱国;刘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金达莱环保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44;C02F1/28;C02F1/52 |
代理公司: | 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启首 |
地址: | 518052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处理 组合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液处理工艺,尤其涉及一力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组合工艺。
背景技术
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一般来说,其PH值在4-9之间,COD在2000-62000mg/L的范围内,BOD从60-45000mg/L,除此之外还含有多种高浓度的重金属、盐类和多种病源微生物。
城市垃圾填埋渗滤液是一中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而且其成分和性质随垃圾填埋的“年龄”而变化,主要表现在:(1)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2)填埋初期BOD/COD可达0.5以上,但随着填埋时间的增加,垃圾渗滤中的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浓度很低,生化性差、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占优势,导致BOD/COD的值甚至可低于0.1;(3)高浓度的NH3-N是垃圾渗滤液的特征之一,导致过低的C/N比值。
在我国从时间上看,渗滤液的处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90年代初期,处理工艺多采用传统的生化处理技术,技术主要参照城市污水的处理方法,代表性的工程实例有杭州天子岭、北京阿苏卫等,由于不能适应垃圾渗滤液这种成分复杂、水质变化大的特点,这一阶段建成的处理厂基本处于瘫痪状态;第二阶段为90年代中后期,技术人员考虑到渗滤液的水质独特性,如高浓度的氨氮、高浓度的有机物等,采取了脱氨措施,处理工艺一般为脱氨+厌氧处理+好氧处理,代表性的工程实例有深圳下坪、香港新界西等。在脱氨方面大部分采用氨吹脱塔或电解法,采用氨吹脱需要二次调整PH值,以及会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导致运行费用偏高,同样电解法也存在费用高的问题,另外由于有机物污染浓度高,后续生化处理占地面积大;第三阶段为2000年以后,随着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垃圾渗滤液仅靠生物处理无法达到处理要求,一般采取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方法。代表性的工程实例有广州新丰、重庆长胜桥等。如广州新丰渗滤液处理厂采用的是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渗透处理工艺,然而此种也有不足之处:一是没有考虑废水高氨氮特点而直接进入UASB处理系统,会导致该系统运行不正常;二是由于垃圾渗滤BOD/COD比值随垃圾填埋场“年龄”变化,到垃圾填埋场后期BOD/COD甚至会小于0.1,应按此值进行UASB、SBR的设计,从而导致占地面积过大。三是吨水投资和处理成本过高(处理规模为500m3/d,工程投资约6000万,处理成本约25元/m3)。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组合工艺,该工艺对现有渗滤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筛选、组合、改进,从而提供一种技术可靠、经济可行和适用性强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组合工艺,包含兼氧+好氧生化处理步骤和反渗透处理步骤,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兼氧+好氧生化处理步骤前,进行所述的反渗透处理步骤。
上述垃圾渗滤液处理组合工艺,包含脱氨处理步骤,所述脱氨处理步骤在反渗透处理步骤后进行。
上述垃圾渗滤液处理组合工艺,所述脱氨处理步骤在所述反渗透处理步骤与兼氧+好氧生化处理步骤之间进行。
上述垃圾渗滤液处理组合工艺,在所述反渗透处理步骤前进行调节处理步骤和混凝反应沉淀处理步骤,在进行兼氧+好氧生化处理步骤后进行沉淀外排步骤。
上述垃圾渗滤液处理组合工艺,所述反渗透处理步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三级过滤系统处理,另一部分为反渗透膜过滤系统处理,所述三级过滤系统的三级滤芯孔径采用逐级减小,一级过滤器内,采用孔径在10-30μm之间的线绕滤芯;二级过滤器内,采用孔径在5~15μm之间的活性炭滤芯,通过前二级过滤,再进入三级过滤器,采用孔径在3~10μm之间的熔喷滤芯;完成所述三级过滤系统处理后,进行反渗透膜过滤系统处理。
上述垃圾渗滤液处理组合工艺,所述脱氨处理步骤,采用投加Mg盐和磷酸盐,按Mg2+:PO43-:NH4+=1∶1∶1的比例进行投加。
上述垃圾渗滤液处理组合工艺,所述兼氧+好氧生化处理步骤,生化处理应用改良型兼氧池与好氧池,采用填料挂生物膜,生物量为10~15kg/m3,兼氧段溶解氧浓度小于0.5mg/l,好氧段溶解氧浓度为1.0~3.0mg/l,曝气方式为微孔曝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金达莱环保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金达莱环保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1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