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ATCA/ATCA300扩展交换带宽的交换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1326.0 | 申请日: | 2006-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4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洪峰;陈成;樊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12/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伟刚;蔡晓红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tca atca300 扩展 交换 带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ATCA/ATCA 300扩展交换带宽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ATCA(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s Computing Architecture,先进电信计算架构)是PICMG(PCI Industrial Computer Manufacturers Group,PCI工业计算机厂家协会)组织制定并发展的开放工业标准架构(标准为PICMG 3.0),定位为通信设备和计算服务器通用的硬件平台技术,包括机框结构、电源、散热、单板结构、背板互连拓扑、系统管理及交换网建议等规范。ATCA适用于600mm深机柜,为了适应300mm深机柜的应用需求,PICMG还制定了ATCA300的平台架构标准(标准为PICMG 3.300),且ATCA和ATCA300的背板兼容。
ATCA为中间背板、前后插板结构,交换板(Hub Board)和节点板(NodeBoard)都为前插板,节点板通过全互连(Full Mesh)相连或者通过交换板互连。根据PICMG 3.0标准,ATCA最多支持16个槽位(21英寸机柜),在19英寸机柜中支持14个槽位。ATCA每个槽位分为1区(Zone 1)、2区(Zone 2)和3区(Zone 3)三个区域,Zone 1为电源和管理互连区,Zone 3为前插板与对应后插板互连区,Zone 2为节点板之间(Full Mesh拓扑)或节点板与交换板之间(双星型交换网互连)互连区。如果采用全互连,则ATCA最多支持16个节点板;如果采用双星型结构交换网互连,则ATCA最多支持14个节点板和2个交换板,每个交换板需要与另外15个单板(14个节点板和1个交换板)互连;如果采用双双星型结构交换网互连,则ATCA最多支持12个节点板和4个交换板,每个交换板需要与另外15个单板(12个节点板和3个交换板)互连。
PICMG 3.0定义了3种交换接口的交换互连拓扑,分别为全互连(FullMesh)、双星型交换互连(Dual Fabric Star)、双双星型交换互连(Dual DualFabric Star),这几种交换互连拓扑在16个槽位或14个槽位的系统配置下,两个节点板之间的互连提供8对差分信号(发送4对差分信号,接收4对差分信号)。目前交换互连技术的物理链路工作速率主要为2.5Gb/s、3.125Gb/s、5Gb/s、6.25Gb/s。
如图1所示,全互连拓扑为所有节点板11之间直接互连(图1所示为8个节点板配置情况下的全互连结构)。PICMG 3.0最多可支持16个节点板实现全互连。然而在全互连拓扑结构下,即使物理链路工作速率为6.25Gb/s,两个节点板之间的通信带宽也只有20Gb/s。此外在具体应用中,实现16个节点板全互连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一般全互连只用于少于8个节点的系统全互连,不能满足较大容量的设备要求。
如图2所示,在双星型交换互连拓扑结构中有两个交换板节点22(逻辑槽位号为1、2),最多配置14个节点板(逻辑槽位号为3~16),节点板21都与交换板节22点互连,节点板21之间的通信通过交换板节点进行。PICMG3.0规定两个交换网为主备份工作方式(PICMG 3.0 Specification,Page 294,第6.2.1.1节),主备份工作时只有主交换板能执行交换功能,备交换板不执行交换功能;或者两个交换板都能执行交换功能,但节点板只接收主交换板的数据,不接收备交换板的数据。因此,在双星型互连拓扑中,即使采用6.25Gb/s的物理链路速率,节点板也只能提供20Gb/s的带宽,只能提供1路10Gb/s线速的用户接口。
双双星型交换互连拓扑结构与双星型交换互连拓扑相似,交换板节点从两个增加到4个(逻辑槽位为1、2、3、4),最多配置12个节点板(逻辑槽位为5~16),节点板都与交换板节点互连,节点板之间的通信通过交换板节点进行。PICMG 3.0规定4个交换板为两组独立的双星型交换互连工作方式(PICMG 3.0 Specificaion,Page 294,第6.2.1.2节),逻辑槽位为1、2的两个交换板为一组双星型交换网互连结构,逻辑槽位为3、4的两个交换网为另一组双星型交换网互连结构。尽管双双星型交换互连拓扑采用了两个双星型的交换结构,节点板之间的通信带宽增加一倍。但是由于两个交换结构是独立的,所以节点板之间通信的数据流带宽还是一个双星型结构的带宽,只是可以支持两路数据流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13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