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棱角加工时棱边出现倒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60976.3 | 申请日: | 200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1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戚子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锐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棱角 工时 出现 倒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棱角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防止棱角加工时棱边出现倒角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图1为一种产品部件,凹形表面1和半圆形凸面2为该部件的正面,要求具有较高的表面光洁度。同时要求半圆形凸面2与凸形表面3之间形成台阶面4(该面的表面光洁度要求较低),台阶面4与半圆形凸面2之间的夹角为直角。该部件的加工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图2示出了注塑成型过程中动模模仁11和定模模仁12的位置关系。定模模仁如图3所示,加工定模模仁时要将平面5和半圆形凹面6相交位置处处理成一个棱角以与图1所示产品部件上对应部位的外形相适应。为了使半圆形凹面6和凸形表面7的表面光洁度达到设计要求以保证注塑得到的图1所示部件的凹形表面1和半圆形表面2具有较高的表面光洁度,还必须对半圆形凹面6和凸形表面7进行抛光处理。而在对半圆形凹面6进行抛光处理时,极易在平面5和半圆形凹面6相交形成的棱角的棱边部位产生倒角R。倒角R的出现无法满足产品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棱角加工时棱边出现倒角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棱角加工时棱边出现倒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相交形成棱角的两个表面中光洁度要求较低的第一表面上沿着棱角的整个棱边预留突出该第一表面一定高度的凸台;
b.再对相交形成棱角的两个表面中光洁度要求较高的第二表面进行抛光直至其表面光洁度符合要求;
c.将凸台打平。
本发明方法中,先在第一表面预留一个凸台,对第二表面抛光时在凸台与第二表面相交位置处形成倒角,然后将凸台打平,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交所形成棱角的棱边位置处不会产生倒角。
凸台突出第一表面的高度范围可以为0.3-0.5mm。
凸台自棱边向第一表面中心延伸方向的宽度范围可以为3-5mm。
将凸台打平的方式有切削、磨削或铣削。
本发明方法适用于只对相交形成棱角的两个表面之一有较高的表面光洁度要求的情况。
在对一个部件上相交形成棱角的两个表面进行加工时,如果须对一个表面进行抛光而又要避免棱角的棱边出现倒角,都可以通过本发明方法来实现,对各种角度范围的棱角情形都是适用的。
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实施方便,既能避免棱角的棱边位置处出现不符合产品要求的倒角,又不影响表面光洁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使用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是一种产品部件局部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用于图1所示产品部件注塑成型的动模模仁和定模模仁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采用现有加工技术得到的图2中的定模模仁的局部主视示意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方法加工图3所示定模模仁得到的半成品,此时半圆形凹面6未经过抛光处理。
图5是按照本发明方法加工图3所示定模模仁得到的半成品,此时半圆形凹面6已经过抛光处理。
图6是将图5所示半成品的凸台8铣去后得到的定模模仁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图4、图5和图6示出了按照本发明方法加工一种产品部件(图2所示的定模模仁)的过程。
在加工图2中的定模模仁时,先将定模模仁坯料加工成图4所示的形状,对表面5(第一表面)进行铣削时沿着表面5的右边缘预留凸台8,凸台8的高度为0.3mm,凸台8自右边缘向表面5(第一表面)中心延伸方向的宽度3.0mm。
再对图4所示定模模仁的半圆形凹面6(第二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直至其表面光洁度符合要求。如图5所示,此时凸台8的右上方棱角的棱边位置处因抛光而形成倒角R。
然后将凸台8铣去,表面5和半圆形凹面6形成棱角的棱边位置处不会出现倒角R,见图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09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