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0520.7 | 申请日: | 200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4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江国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1/11 | 分类号: | H01R11/11;H01R13/648;H01B9/00;H01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输装置,特别是一种电力线与通讯线结合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现在已可以通过通讯装置,比如电力线通讯模块(HomePlug),利用家用交流电路在通讯产品间传播通讯信号,但是由于通讯产品本身也需要家用交流电路供给电能,这就会造成接线过多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同时传输通讯信号以及电流的传输装置。
一种传输装置,包括线缆和插头。所述插头包括外壳、插口和多个凸露于所述插口中的插脚。所述线缆包括绝缘外皮、讯号导线组和电力线组。所述绝缘外皮将所述讯号导线组和所述电力线组包裹于其中。所述电力线组包括多个被绝缘皮包裹的电力线。所述讯号导线组包括多个被绝缘皮包裹的讯号输送线。上述插脚分别与一个电力线或一个讯号输送线电性连接。所述讯号导线组被一个金属屏蔽层包裹,所述金属屏蔽层与上述外壳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传输装置可同时传输通讯讯号和电流,避免在使用电力线通讯模块时,接线过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传输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直线II-II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直线IV-IV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圆V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揭示了本发明的传输装置100。所述传输装置100包括插头10和线缆20。所述插头10包括外壳12、插口14以及多个凸露于所述插口16中的插脚16。所述外壳12围成所述插口14。在使用时,插头10插入一个通讯产品(未图标)的插孔中,外壳12在所述插孔中接地。线缆20包括绝缘外皮28、讯号导线组22和电力线组26。所述讯号导线组22和电力线组26被所述绝缘外皮28包裹于其中。讯号导线组22包括输出线组222和接收线组224,所述输出线组222和接收线组224中包括多个讯号输送线,用于传送通讯讯号。
输出线组222包括一个被绝缘皮27包裹的正极性输出线2222和一个被绝缘皮27包裹的负极性输出线2224。所述正极性输出线2222与负极性输出线2224互相缠绕成双绞线。所述正极性输出线2222和负极性输出线2224分别与一个电力线通讯模块(未图标)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从电力线通讯模块中输出通讯讯号。接收线组224包括一个被绝缘皮27包裹的正极性接收线2242和一个被绝缘皮27包裹的负极性接收线2244。所述正极性接收线2242和负极性接收线2244互相缠绕成双绞线。所述正极性接收线2242和负极性接收线2244分别与电力线通讯模块的正极接收端和负极接收端电性连接,用于向电力线通讯模块中输入通讯讯号。讯号导线组22被一个金属屏蔽层29包裹。所述金属屏蔽层29与插头10的外壳12电性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屏蔽层29为铝箔制成。所述正极性接收线2242、负极性接收线2244、正极性输出线2222和负极性输出线2224分别与一个插脚16电性连接。
电力线组26包括一个正极性电力线262和一个负极性电力线264。所述正极性电力线262与一个电源(未图示)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负极性电力线264与上述电源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正极性电力线262和负极性电力线264分别被一个绝缘皮27包裹。在本实施方式中,正极性电力线262和负极性电力线264并排设置。负极性电力线262与插头10的外壳12电性连接。正极性电力线262与插头10中的多个插脚16电性连接,用于输送电流。
在使用时,将插头10插入通讯产品的相应插孔中,即可为通讯产品传输通讯讯号和电流,避免了在使用电力线通讯的时候,接线过多的问题。插头10的外壳12在上述插孔中接地。由于金属屏蔽层29和负极性电力线264与所述外壳12电性连接,因此所述金属屏蔽层29和负极性电力线264均被接地。从而金属屏蔽层29可以防止讯号导线组22受到外界的电磁干扰。电力通讯线100中的正极性电力线262与多个插脚16电性连接,避免了单一插脚中的电流过大而损坏通讯组件。正极性接收线2242和负极性接收线2244互相缠绕成双绞线,以及正极性输出线2222和负极性输出线2224互相缠绕成双绞线,降低了通讯线路间的干扰。
图3揭示了本发明的传输装置20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请一同参照图4和图5,相同的部份省略说明,传输装置200包括一个正极性电力线462和一个负极性电力线464。所述负极性电力线464成网状,且围绕成一个中空的导线管,所述正极性电力线462被收容于所述中空导线管中。所述正极性电力线462和负极性电力线464之间设有一个绝缘皮47。所述绝缘皮47将正极性电力线462包裹于其中。另一个绝缘皮47将所述负极性电力线464和正极性电力线462包裹于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05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发动机节气门模块中的线束固定结构
- 下一篇:可控变向式输浆泵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