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元件结构避位孔自动生成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0292.3 | 申请日: | 200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5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贺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元件 结构 避位孔 自动 生成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模具元件结构避位孔自动生成系统,包括模具设计单元,用于生成模具元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避位孔生成单元,该避位孔生成单元包括:
下视图获取模块,用于提取模具元件结构的下视图,得到该下视图的所有图元;
包围集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图元的包围集,得到该包围集的最大点和最小点;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该包围集的最大点和最小点以及该模具元件结构中零件的方向来判断该模具元件结构的所在位置;
比较模块,用于根据该模具元件结构的所在位置来比较该包围集的最大点或最小点与模具中所有模板的位置参数;
记录模块,用于根据比较结果记录在该包围集最大点上方或在该包围集最小点下方的所有模板;
避位孔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该模具元件结构中零件的尺寸大小在该包围集最大点上方或在该包围集最小点下方的所有模板上生成该模具元件结构的避位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元件结构避位孔自动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元件结构避位孔的尺寸大小由该模具元件结构零件的尺寸大小所决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元件结构避位孔自动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元件结构避位孔的外径单边尺寸大小为该模具元件结构零件的外径单边加1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元件结构避位孔自动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该模具元件结构的所在位置是指判断该模具元件结构是在上模还是在下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元件结构避位孔自动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若该模具元件结构在上模则:
比较模块比较该包围集的最大点与模具中除上承板和上垫脚以外所有模板的位置参数,且记录模块记录在该包围集最大点上方的所有模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元件结构避位孔自动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若该模具元件结构在下模则:
比较模块比较该包围集的最小点与模具中除下承板和下垫脚以外所有模板的位置参数,且记录模块记录在该包围集最小点下方的所有模板。
7.一种模具元件结构避位孔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模具设计单元生成模具元件结构;
提取该模具元件结构的下视图,得到该下视图的所有图元;
计算出该图元的包围集,得到该包围集的最大点和最小点;
根据该包围集的最大点和最小点以及该模具元件结构中零件的方向来判断该模具元件结构的所在位置;
根据该模具元件结构的所在位置来比较该包围集的最大点或最小点与模具中所有模板的位置参数;
根据所述的比较结果记录在该包围集最大点上方的所有模板或在该包围集最小点下方的所有模板;
根据该模具元件结构中零件的尺寸大小在该包围集最大点上方或在该包围集最小点下方的所有模板上生成该模具元件结构的避位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元件结构避位孔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该模具元件结构的所在位置是指判断该模具元件结构是在上模还是在下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元件结构避位孔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该模具元件结构在上模则:
比较该包围集的最大点与模具中除上承板和上垫脚以外所有模板的位置参数,并记录在该包围集最大点上方的所有模板。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元件结构避位孔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该模具元件结构在下模则:
比较该包围集的最小点与模具中除下承板和下垫脚以外所有模板的位置参数,并记录在该包围集最小点下方的所有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029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窑窑内全自动喷水装置
- 下一篇:点驳接式地铁站台安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