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对焦镜头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0266.0 | 申请日: | 200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5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G02B7/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对焦 镜头 模组 | ||
【技本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模组,尤其是一种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自动对焦技术已广泛应用在相机,摄像机以及影像扫描等取像领域。自动对焦技术使得镜头模组能根据物体的远近,自动调整镜头模组的对焦透镜组的位置,以使得镜头模组的成像平面上的成像清晰。
自动对焦方式大致可分为主动式自动对焦和被动式自动对焦两类。主动式自动对焦主要是利用发射红外线或超声波量度被摄物的距离,自动对焦镜头模组根据所获得的距离资料驱动透镜组来调节像距,从而完成自动对焦。被动式自动对焦主要是通过接受来自被摄物的光线,以电子视测或相位差检测的方式完成自动对焦。
目前,常用的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镜头模组通常包括:成像光学元件;影像传感器,如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传感器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传感器;控制单元,如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图像信号处理芯片(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等;及激励单元。成像光学元件通常包括滤光片及对焦透镜组。激励单元包括步进马达及其驱动电路,该激励单元接受控制单元的控制,驱动成像光学元件中的对焦透镜组进行位置调节,最终使影像传感器输出准确对焦的影像。
对于该种传统的可自动对焦镜头模组,其通常需要通过设置多个传动机构如二至三个齿轮传动机构,来将步进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然而,该种设置使得该种镜头模组的尺寸较大,难以满足当前手机用摄像镜头等便携式取像装置短、小、轻、薄的发展趋势;并且,由于所述多个传动机构在机械运动的传递过程中会造成背隙(Backlash),进而会导致对焦精度不高。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对焦镜头模组,其具有对焦精度高、结构紧凑等特点。
【发明内容】
下面将以实施例说明一种自动对焦镜头模组,其可具有对焦精度高、结构紧凑等特点。
一种自动对焦镜头模组,其包括:对焦透镜组,影像传感器,定位元件,控制单元及音圈激励元件。该对焦透镜组用于对被摄物体进行光学成像。该影像传感器设于该对焦透镜组的像侧,用于感测该光学成像以输出电子影像信号。该定位元件包括磁铁及磁敏传感器,该磁铁与磁敏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关系对应于所述对焦透镜组的实际位置。该磁敏传感器通过感测其与该磁铁的相对位置关系可得到对焦透镜组的实际位置。该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电子影像信号以获取目标对焦位置并将所述对焦透镜组的实际位置与该目标对焦位置进行比较以产生控制信号。该音圈激励元件与所述对焦透镜组机械连接,其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以将所述对焦透镜组驱动至该目标对焦位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自动对焦镜头模组的定位元件可通过磁敏传感器感测其与所述磁铁的相对位置精确感测所述对焦透镜组的实际位置;并且,该镜头模组的音圈激励元件使用直接耦合驱动,没有背隙,且可直接设计成线性运动,不必利用传动机构来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其可具有结构紧凑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镜头模组结构局部剖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定位元件中磁铁与磁敏传感器处于图1所示相对位置时磁铁产生的磁力线与磁敏传感器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B是图2A所示磁铁相对于磁敏传感器偏移一定距离后该磁铁产生的磁力线与磁敏传感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C是图2A所示磁铁相对于磁敏传感器旋转一定角度后该磁铁产生的磁力线与磁敏传感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镜头模组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镜头模组结构局部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及图2A至图2C,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镜头模组100,其可进行自动对焦。该镜透模组100包括:对焦透镜组10,影像传感器20,音圈激励元件30,定位元件40及控制单元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02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臭参多糖硫酸酯及其用途
- 下一篇:碳化硅-氮化硼陶瓷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