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热水空调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60245.9 | 申请日: | 2006-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5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 发明(设计)人: | 沈旗;唐崇新;卢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旗;唐崇新;卢杰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热水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尤其指一种利用制冷气、制暖气以及制热水三合一的多功能太阳热水能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随着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得人们对周围环境质量追求不断提高。在现有技术中用于制冷气和制暖气的电器设备大部分是采用普通空调器,而用于制热水的电器设备大部分采用普通的电热水器。该普通空调器主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降低和升高周围环境的温度,但不能够满足人们家庭洗浴问题。该电热水器主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家庭洗浴问题和家庭使用热水问题,但不能够解决降低和升高周围环境的温度问题。在家庭生活中若上述两者兼备使用时,容易导致浪费电源和成本高。因普通空调器大部分采用了氟利昂,容易导致污染周围环境,影响周围用户的身体健康。
因此,在实用中有必要提供一种制冷气、制暖气、制热水三者合一的太阳能热水空调器,该多太阳能热水空调器不仅可节约能源、无污染周围环境以及成本低,而且还具有安全性能好,故障低,使用寿命长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可节约能源、无污染周围环境以及成本低,而且还具有安全性能好,故障低,使用寿命长的太阳能热水空调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热水空调器,其包括遥控器、室内机、太阳能集热器一端连接于水箱上,在太阳能集热器另一端上设置室外机,室内机与室外机相连接,所述水箱连接于室外机上。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室外机是由机械构件单元和电路控制单元构成;该电路控制单元包括水泵、并联于水泵上风机、串接于水泵与风机之间的四通阀、并联于水泵上压缩机、串接于压缩机与水泵之间的旁通和高压开关以及分别并联于电源线上的盘管温度传感器和低压开关。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机械构件单元包括冷风模块和暖风模块,该冷风模块包括蒸发器,该蒸发器的上部储存液体,下部储存气体;该暖风模块包括连接于冷风储存箱的导向阀、连接于单向阀上的压缩机、连接于导向阀的循环泵、连接于循环泵上的冷凝器以及位于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设置节流毛细管;该冷凝器的下部储存气体,上部储存液体;导向阀与压缩机相连接。
在上述结构中,在水箱与太阳集热器之间设置太阳能转换器。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风机、步进电机、灯板、强制开关、环境环境温度传感器、辅助电加热、室内盘感温度传感器、室内低压开关以及水箱温度传感器。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水箱包括本体、置于本体顶部的安全阀口、位于本体上部的接热水管、位于本体下部的接自来水管、位于接自来水管上部的接机组进水口以及位于接热水管与接组进水口。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斜撑、置于斜撑上真空管、连接于真空管一端的联箱、连接于斜撑一端的坚撑以及连接于斜撑与坚撑之间的横撑。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后,因在太阳能集热器、水箱以及室内机三者之间设置一室外机,将普通空调器的制冷气、制暖气的功能与热水器的制热水的功能结合一起,达到三项功能合为一体化的效果,使得与现有技术中普通空调器、热水器相比较可知,本发明具有有益效果为:不仅可节约能源、无污染周围环境以及成本低,而且还具有安全性能好,故障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太阳能热水空调器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室外机的电路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一种太阳能热水空调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太阳能集热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2至图3所示,本发明结合实例说明一种太阳能热水空调器,其包括遥控器1、室内机2、太阳能集热器3一端连接于水箱4上,在太阳能集热器3另一端上设置室外机5,室内机2与室外机5相连接,所述水箱4连接于室外机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旗;唐崇新;卢杰,未经沈旗;唐崇新;卢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02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