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0231.7 | 申请日: | 2006-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1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洪伟豪;方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5;H01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轻薄、低耗电和辐射少的特点并被广泛用于监视器、液晶电视、手机和便携式计算机等领域,并成为显示器主流,但同时也对其显示辉度和色彩显示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模组为其提供光源。一般而言,背光模组光源有冷阴极萤光灯管和发光二极管,其中发光二极管具有无污染、长寿命、耐震动和抗冲击的特点,并已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光源照明系统中。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放大示意图。该背光模组1包括一光源11、一扩散片12、一增光片13和一反射装置14。该光源11包括多个红光发光二极管111、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112和多个蓝光发光二极管113。且任一发光二极管包括一正向发光面114和与该正向发光面114相邻的侧向发光面115。该扩散片12和增光片13依次设置在邻近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发光面114一侧。该反射装置14与该扩散片12相对设置,分别位于发光二极管两侧。
该光源11的红光发光二极管111、绿光发光二极管112和蓝光发光二极管113能分别发出红光、绿光和蓝光。该光源11射出的部分光线直接投射入扩散片12,另一部分光线传输至反射装置14,并由该反射装置14反射后再进入扩散片12,在此传播过程中该光源11发出的三色光不断进行混光,传播一定距离后将混合成白光投射进入扩散片12。
然而,由正向发光面114射出的光线集中,光程短,在投射入扩散片12过程中容易因混光不充分而导致可视区点状混光不均、区域混光不均或条状混光不均现象,以致于无法达到所要求的白光,而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时,混光不均易使显示面板不同区域出现色差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混光不均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佳混光效果的背光模组。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装置混光不均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佳混光效果的液晶显示装置。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光源,该光源包括至少一红光发光二极管、至少一绿光发光二极管和至少一蓝光发光二极管,且每一发光二极管包括一正向发光面和与该正向发光面相邻的侧向发光面,一反射层设置在该正向发光面。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背光模组和相对该背光模组设置的液晶面板,该背光模组包括至少一红光发光二极管、至少一绿光发光二极管和至少一蓝光发光二极管,且每一发光二极管包括一正向发光面和与该正向发光面相邻的侧向发光面。该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一反射层,该反射层反射由该正向发光面射出的光线。
相较于现有技术,该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发光二极管包括一正向发光面和与该正向发光面相邻的侧向发光面,且其进一步包括一反射层,该反射层反射由该正向发光面射出的光线,使得由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大部分从侧向发光面出射,从而减少了由该正向发光面射出的光线直接投射在可视区造成混光缺陷,而且由反射层反射的光线同时增加了混光区域,从而提高该光源的混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发光二极管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二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3和图4,图3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一实施方式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发光二极管放大示意图。该背光模组2包括一光源21、一扩散片22、一增光片23和一反射装置24。该光源21包括多个红光发光二极管211、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212和多个蓝光发光二极管213。任一发光二极管包括一正向发光面214和与该正向发光面214相邻的侧向发光面215,一反射层218设置在该正向发光面214。该扩散片22和增光片23依次设置在邻近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发光面214一侧,该反射装置24与该扩散片22相对设置,分别位于发光二极管两侧。该反射层218是利用披覆、镀膜或粘贴反射材质在该正向发光面214而形成的。
该光源21的红光发光二极管221、绿光发光二极管222和蓝光发光二极管223能分别发出红光、绿光和蓝光。该三色光在传播过程中会混光,从而混合成白光投射进入扩散片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0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富铬、优质黑小麦特异种质培育方法
- 下一篇:综合用电管理系统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