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火焰图象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53805.8 | 申请日: | 200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2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潮;邹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潮 |
主分类号: | F21S10/04 | 分类号: | F21S10/04;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502浙江省奉化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火焰 图象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模拟火焰图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多组发光体(7)分别进行闪烁发光,各组发光体(7)分布在光源屏(1)上组成呈火焰形状分布、面状的闪烁光源(3),闪烁光源(3)发出光线束,投射在成像屏(2)上,产生动态闪烁的火焰图案。
2.一种模拟火焰图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多组发光体(7)进行闪烁发光,各组发光体(7)分布在光源屏(1)上组成面状闪烁光源(3),闪烁光源(3)发出光线束,透过火焰孔板(6),投射在成像屏(2)上,产生动态闪烁的火焰图案。
3.一种模拟火焰图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多组发光体(7)分别构成不同的火焰画面进行闪烁发光,各组发光体(7)分布在光源屏(1)上组成面状的闪烁光源(3),从而使各种火焰画面在光源屏(1)上交替出现,构成动态的模拟燃烧景象,投射在成像屏(2)上,产生动态闪烁的火焰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组发光体(7)采用三类以上的发光体,其中第一类发光体是常亮或比较快频率闪烁,来形成主火焰效果;第二类发光体是由下至上循环关闭开启,形成火焰上升效果,控制循环的速度决定火焰上升的快慢;第三类发光体是横向扫描开启并闪烁,来形成摇摆火焰效果,交替扫描的周期决定摇摆的快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构成不同的火焰画面的发光体组数为5~8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第二类放光体组数有1~6组,第三类发光体组数为2-8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状闪烁光源(3)呈平面、弧面、波浪面或不规则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体(7)为米灯或发光二极管。
9.一种模拟火焰图象的装置,其包括有成像屏(2)、闪烁光源(3),外侧是成像屏(2),里侧是闪烁光源(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闪烁光源(3)为各组发光体(7)分布在光源屏(1)上组成火焰形状分布、面状的闪烁光源(3),而控制电路输出连接多组发光体(7)进行闪烁发光。
10.一种模拟火焰图象的装置,其包括有火焰孔板(6)、成像屏(2)、闪烁光源(3),火焰孔板(6)外侧是成像屏(2),里侧是闪烁光源(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闪烁光源(3)为各组发光体(7)分布在光源屏(1)上组成的面状闪烁光源(3),而控制电路输出连接多组发光体(7)进行闪烁发光。
11.一种模拟火焰图象的装置,其包括有成像屏(2)、闪烁光源(3),外侧是成像屏(2),里侧是闪烁光源(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闪烁光源(3)为各组发光体(7)分布在光源屏(1)上组成面状的闪烁光源(3),而控制电路输出连接多组发光体(7),使多组发光体(7)呈现各种火焰画面交替出现,并进行闪烁发光。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闪烁光源(3)呈平面、弧面、波浪面或不规则曲面,各组发光体(7)至少采用三类以上的发光体,其中第一类发光体是常亮或比较快频率闪烁,来形成主火焰效果,第二类放光体是由下至上循环关闭开启,形成火焰上升效果,第三类发光体是交替开启并闪烁,来形成摇摆火焰效果。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体(7)采用米灯或发光二极管。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有单片微机、数据锁存寄存器、输出驱动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单片微机输出去连接数据锁存寄存器输入,数据锁存寄存器输出去连接输出驱动控制电路的输入,输出驱动控制电路的输出去连接各组发光体。
15.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像屏(2)前下方的仿真炭块组件(4)下面采用米灯或发光二极管组作为发光体(5),该类发光体(5)也与输出驱动控制电路的输出相连接,通过控制电路,使该类的发光体(5)也能动态的进行闪烁,逼真地展示炭火燃烧动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潮,未经王志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538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标记式硬膜外麻醉穿刺针
- 下一篇:平板电视或液晶显示屏升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