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镍锌铁氧体低温高密度制造方法及其制成品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52525.5 | 申请日: | 2006-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6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利强;吴冬华;许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10 | 分类号: | H01F1/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贾建根 |
地址: | 314412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氧体 低温 高密度 制造 方法 及其 制成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磁导率镍锌(NiZn)铁氧体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可 低温烧结的高磁导率镍锌铁氧体制造方法及其铁氧体材料。
背景技术
高磁导率NiZn铁氧体磁芯能有效地吸收电磁干扰信号,以达到抗电 磁干扰的目的。随着电子产品向高频、高速、高组装密度发展,在各种 电子、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抗EMI磁芯,高磁导率NiZn铁氧体磁芯由于 具有双重优点,从而可以大大缩小器件体积,并可提高工作频率。
高磁导率NiZn铁氧体的烧结温度一般在1050~1200℃,在相同配方 条件下,要得到高的磁导率必须使磁芯烧结体具有高烧结密度。高的烧 结温度虽然能实现高的烧结密度,得到高磁导率,但它对其它特性却会 起到恶化作用,如饱和磁感应强度等关键性指标。同时为得到高磁导率, 配方的调整过程中必须降低居里温度,而目前的高导镍锌铁氧体的居里 温度已经接近临界点,不能再下降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 种镍锌铁氧体低温高密度制造方法,只需配合比现有技术低约200℃的烧 结温度,就可实现5.2g/cm3以上的高密度,提高磁导率,同时还能提高 居里温度和饱和磁感应强度。同时,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采 用上述低温高密度制造方法来提供一种同时兼备高磁导率、高居里温度 和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的镍锌铁氧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高磁导率镍锌铁氧体,其主成份是换算为 47.5~49.5mol%的Fe2O3,3.6~6.5mol%的CuO,30~35mol%的ZnO,其 余是NiO,除主成份外还有换算为0.01~0.4wt%的Ti2O5,0.01~0.5wt% 的Bi2O3,0.01~0.5wt%的V2O5,0.01~0.5wt%的MoO3,0.01~0.5wt%的 Cr2O3,0.01~0.5wt%的Nb2O5中的至少一种副成分。
作为优选,上述高磁导率镍锌铁氧体副成分还包括SiO2、Ta2O5、ZrO2、 Co2O3中的至少一种,每种含量为0.01~0.5wt%。
作为优选,上述高磁导率镍锌铁氧体副成分中至少包括0.01~ 0.5wt%的Bi2O3和0.01~0.5wt%的MoO3这两种成份。
镍锌铁氧体低温高密度制造方法,它采用上述高磁导率镍锌铁氧体 的主、副成份,其成品经配料、混料、预烧、粉碎、造粒、成型、烧结 工序而制得,原料的副成份是在主成份预烧后掺入的。
作为优选,所述烧结工序的烧结温度为880~98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掺杂时采用一种 以上的杂质进行掺杂,尤其是两种以上杂质复合掺杂,同时精确控制使 用量,烧结过程可以将烧结温度降低至少200℃,同时实现烧结密度达到 5.2g/cm3以上,其余升降温曲线基本保持不变,在复合添加的杂质的作用 下,有效增加了烧成品的密度,从而达到了高磁导率、高居里温度和高 饱和磁感应强度的目的。
说明书附图
图1:实施例A的烧结温度对成品密度影响关系图;
图2:实施例B的烧结温度对成品密度影响关系图;
图3:实施例C的烧结温度对成品密度影响关系图;
图4:比较例D的烧结温度对成品密度影响关系图;
图5:比较例E的烧结温度对成品密度影响关系图;
图6:实施例F的烧结温度对成品密度影响关系图;
图7:实施例G的烧结温度对成品密度影响关系图;
图8:比较例H的烧结温度对成品密度影响关系图;
图9:实施例I的烧结温度对成品密度影响关系图;
图10:实施例J的烧结温度对成品密度影响关系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525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