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2P技术的网络视频信号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50573.0 | 申请日: | 200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4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旭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N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2p 技术 网络 视频信号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信号的处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P2P技术的网络视频信号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网络实时视频的领域大多应用P2P技术来实现网络视频信号的传送和接收。P2P技术固然有很多好处,但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单论数据的冗余就非常大,这耗费了巨大的网络资源-带宽。特别当在同一局域网中各个主机为了收看网络视频而竞相争抢共享的网络带宽时,网络变得拥堵不堪,在网络带宽不太宽裕的今天,这个缺点可以说是致命的。
其实我们都知道,网络上的每一个数据包都会发送到网络上的每一台主机,只不过是在默认的情况下主机丢弃了那些目的地址不是本机地址的数据报。而当网络中的数据冗余过大的时候,从这些被当作“垃圾”的数据包中获取有价值的数据将是非常“廉价”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网络视频信号的传送和接收方法,可以在不丧失P2P技术的“中心边缘化”的主要优点的情况下,大大节约网络资源。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P2P技术的网络视频信号的处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①通过一个IP级别的套接字在网络数据流中拦截所有通过本地主机的数据包;②获取数据包之后,根据IP包的第十个字节所表示的上层协议标识将TCP包和UDP包区分出来,并丢弃其它协议的数据包;③根据事先设置的内容数据的第一个字校验数据包中的数据,保留特定发送的数据包;④通过TCP数据包的命令和源地址信息确定本地网络中的相关主机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状态,整理成操作数据单元放入操作队列;⑤通过TCP协议从操作队列中取得操作数据单元,更新本地联网主机的信息;⑥通过UDP数据包传输音视频数据和其他不要求安全到达目的地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数据变换、解压、解密、排序处理后成应用数据单元,放入数据队列;⑦通过UDP协议从数据队列中获取数据单元,根据工作情况处理数据单元,然后根据本地联网主机的信息和自身数据的拥有情况,有目的的发送数据包。
所述的步骤③中的第一个字为标示字PT。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数据包拦截技术作为P2P技术的有效补充,把两种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数据包的拦截技术可以在不增加任何服务端(包括服务器端和普通客户端)负担的情况下,大大的提高数据包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P2P技术的网络视频信号的处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①通过一个IP级别的套接字在网络数据流中拦截所有通过本地主机的数据包;由于这个套接字是IP级别的,也就是说它的设计级别是网络编成的最底层,并且IP是网络数据的传输单元,所以它监听所获取的数据是“本地网络”的所有数据(包)——包括目的地址是本机的和目的地址不是本机的所有数据包;②获取数据包之后,根据IP包的第十个字节所表示的上层协议标识将TCP包和UDP包区分出来,并丢弃其它协议的数据包;③根据事先设置的内容数据的第一个字(标示字PT)校验数据包中的数据,保留特定发送的数据包;④通过TCP数据包的命令和源地址信息确定本地网络中的相关主机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状态,整理成操作数据单元放入操作队列;TCP即传输控制协议,这种协议用于传输控制命令和一些数据准确性要求相对比较高的数据,所以应用它传送的是请求数据及其反馈数据;⑤通过TCP协议从操作队列中取得操作数据单元,更新本地联网主机的信息(包括工作情况和工作状态等);⑥通过UDP数据包传输音视频数据和其他不要求安全到达目的地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数据变换、解压、解密、排序处理后成应用数据单元,放入数据队列;UDP即用户数据报协议,这种协议用于发送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数据;⑦通过UDP协议从数据队列中获取数据单元,根据工作情况处理数据单元,然后根据本地联网主机的信息和自身数据的拥有情况,有目的的发送数据包。
这种技术在网络实时视频这种对实时和同步要求比较高的领域中是很适合的,可以在不增加任何服务端(包括服务器端和普通客户端)负担的情况下,提高网络数据的利用率。因为它是相当于“共享”了网络数据包,所有不会增加网络负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旭,未经杨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505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发声装置的智能密钥设备
- 下一篇:防风节能开水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