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养海洋光合细菌光-暗发酵耦联制氢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7540.0 | 申请日: | 200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0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策;才金玲;周百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3/00 | 分类号: | C12P3/00;C12R1/145;C12R1/26;C12R1/01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26607***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 海洋 光合 细菌 发酵 耦联制氢 方法 | ||
1.一种培养光发酵细菌光-暗发酵耦联制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光培养产氢:
①富集培养:取样以10-50ml的污泥样品接种到50-500ml培养液中富集培养,培养箱温度为28-35℃,光照强度为2500-4000勒克斯,无氧条件培养3-5天;而后重复上述富集培养2-3次,直到富集培养液变成红色;
②产氢培养:将富集培养后的接种物划线挑取单菌落,培养至含有产氢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可产氢,培养条件:每升样品中加入1-2克醋酸钠或1-2克丁酸钠,培养温为28-32℃,pH为7.5-8.2,光照强度为2500-4000勒克斯,同时保持无氧状态;
2)暗培养产氢:
①预处理:将污泥或污水样品通过碱性或酸性溶液调节其PH值,而后将样品静止0.5-1.5小时备用;
②培养产氢:将2)①预处理得到的菌种接种到海水养殖场污水或污泥中培养放氢,其培养条件为:反应温度28-35℃,光照强度为2500-4000勒克斯;
3)光-暗产氢耦联放氢:
将步骤1)①中得到的光合细菌加入到步骤2)②中继续放氢,其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控制在28-35℃,光照强度控制在2500-4000勒克斯。
2.按权利要求1所述培养光合细菌光-暗发酵耦联制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培养中的培养基为:氯化铵1.0-2.0g、乙酸钠2.0-4.0g、酵母粉0.2g-1.0g、蛋白胨0.1-0.5g、碳酸氢钠1-2g、海水1000ml、PH7.5-8.2。
3.按权利要求2所述培养光合细菌光-暗发酵耦联制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权利要求2富集培养基中的乙酸钠可用丁酸钠替换。
4.按权利要求1所述培养光合细菌光-暗发酵耦联制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氢培养中的培养基为:谷氨酸钠1.0-2.0g、乙酸钠2.0-4.0g、酵母粉0.2g-1.0、蛋白胨0.1-0.5g、碳酸氢钠1-2g、海水1000ml、PH7.5-8.2。
5.按权利要求4所述培养光合细菌光-暗发酵耦联制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权利要求4产氢培养基中的谷氨酸钠可用D、L-苹果酸替换,乙酸钠可用丁酸钠替换。
6.按权利要求1所述培养光合细菌光-暗发酵耦联制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暗培养产氢预处理中所述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将其pH值调节到10-14;酸溶液为:盐酸溶液,将其pH值调节到1-4。
7.按权利要求1所述培养光合细菌光-暗发酵耦联制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2)中所述样品为海水养殖场的污泥和污水。
8.按权利要求1所述培养光合细菌光-暗发酵耦联制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光培养产氢中的产氢细菌可为:沼泽红假单胞菌,荚膜红假单胞菌或类球红细菌。
9.按权利要求1所述培养光合细菌光-暗发酵耦联制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暗培养中的光合细菌可为:巴氏芽孢梭菌、类腐败梭菌、丁酸梭菌或阴沟肠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75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承力盘挤扩机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式串连承压水真空降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