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射线机功能子设备同主机的连接装置及信息传递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47367.4 | 申请日: | 2006-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6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林;王宝宇;江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G06F17/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 地址: | 110179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 功能 设备 主机 连接 装置 信息 传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中的X射线机及其功能子设备,具体地说是X射线机功能子设备同主机的连接装置及信息传递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计算机和外围设备的连接有以下几种接口方式:ISA接口、PCI接口、PCI Express接口、TCP/IP网口、RS232接口和USB接口。随着主板的发展趋势,ISA接口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RS232接口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PCI接口正在被越来越多的PCI Express接口和USB接口所代替。通讯速度快、支持热插拔是PCI Express接口和USB接口的共同特点,但PCI Express接口主要用在显示等高端技术上,PCI Express接口还没有广泛的普及。
目前工业环境下计算机和外围设备的连接大多通过TCP/IP网口转换成串口然后和设备相连,比如台湾研华公司的EDG450X系列,是一款完全工业标准的设备,能够将TCP/IP网口转换成8个、16个甚至更多的串口,全双工,有着很好的抗躁、抗浪涌性能。其缺点是TCP/IP网口的包协议太大,包头包尾太长,其可一次通讯很多数据,但不适合快速多次的传输方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数据传输不适合快速多次的方式,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满足少量、快速、多次的通讯特点的X射线机功能子设备同主机的连接装置及信息传递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X射线机功能子设备同主机的连接装置具有扩展转换器,其一端通过USB接口接至X射线机主机,另一端通过多个串口分别与每个功能子设备相连,主机及功能子设备中存有主、从设备通讯程序。
所述功能子设备为遥控控制台、近台控制台、限束器、点片机及控制板;所述扩展转换器为一个USB接口转8个RS422串口。
X射线机功能子设备同主机的信息传递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A.对X线机主机及功能子设备初始化;
B.当查询到某台功能子设备状态发生改变后,将此设备的状态信息保存到共享内存区;
C.对共享内存区的数据进行处理,当发现某功能子设备的信息发生改变时,将这些信息保存到该功能子设备缓冲区内,待下次查询时发送给该功能子设备;
D.完成一次查询后,在设定等待时间内重复上述过程,开始下次查询。
所述步骤A还包括:a1.系统自动创建两个共享内存区,即一个只读共享内存区,一个只写共享内存区;a2.打开一个线程,对只读共享内存区不断查询,同时打开X线机主机的所有串口,依次查询所有功能子设备;
所述依次查询所有功能子设备的顺序具体为:遥控控制台、近台控制台、限束器、点片机及控制板;
所述步骤B具体为:将此设备的状态信息保存到只写共享内存区,并通知上层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所述步骤C中对共享内存区的数据进行处理具体为:对只读共享内存区内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上层软件将处理过的数据放到只读共享内存区,对只读共享内存区内的数据进行判断比较。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对各个功能子设备的管理更加集中,充分满足了X射线机的临床要求。更加简单高效。由于本发明装置采用一个扩展转换器,通过自定义的独特的协议集对多个串口同时控制,能实时的将功能子设备的状态发送给上层应用软件,也能及时的把应用软件的命令下发给功能子设备,管理简单、集中;
2.维修方便,通讯速度快。本发明装置使用的扩展转换器为一个USB口转多个串口,USB口热插拔的特点使安装维修特别方便,且可使功能子设备之间的通讯速度达到115200的波特率;
3.扩展方便。由于本发明装置具有多个串口,即使将来新增加一个或多个子设备也能方便地连接到2208B上,而现存系统不需要做任何改动,与本发明方法紧密结合使用,使操作者有更大的灵活性;
4.可兼容性好。如果将来X射线机系统发生改变,只要存在一个USB口,本发明装置及方法即可使用;
5.成本低,安全可靠。本发明中USB口由于其大众化,具有成本低、技术风险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信息传递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73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