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浪波力能提取发电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5290.7 | 申请日: | 200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路广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广耀 |
主分类号: | F03B13/14 | 分类号: | F03B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浪 波力能 提取 发电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将海浪的波力能转化成电能的海浪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全世界各国均面临能源枯竭的危险,然而海洋所蕴藏的能源至少是地球上人类使用能源的五倍,因此,开发替代能源是目前世界各国急于要解决的今后人类生存的重大课题。利用海洋能发电,已成为国外发达国家重点研究发展的领域,如美国、英国、日本、挪威等国政府相继制定了对海浪发电项目的研究、开发计划和扶持政策。英国将海浪发电的研究放在新能源开发的首位,甚至称其为“第三能源”。 欧盟决定,于2010年将欧盟最初能量产量中的可再生能源份额提高至12%,并将其电力市场的份额提高至21%。
目前,我国的海浪发电处于国际海浪发电领域水平较低的技术研发阶段,为鼓励该产业的发展,2005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均积极鼓励可再生能源一海浪能发电的技术研发和项目示范,鼓励海浪能发电成套设备的技术研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海浪发电技术的不足,提供的一种设计新颖、结构独特、体积小、装机容量大、发电效率高、适应海域广、可产业化发展的新型海浪波力能提取发电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海浪波力能提取发电设备是在现有海浪发电技术的基础上经科技创新,研发出一套全新型的海浪波力能提取发电设备。
本发明主要考虑如何解决:一、海浪的随机性大难以采集利用之难题。二、如何保证设置在海洋里的发电设施的安全。三、如何尽量大的采集海浪波力能,而且还要减小发电设施的体积。四、最大限度的追求装机容量及发电输入功率。所以在技术方案设计理念上本着大胆而可靠、新颖且实用、独特、创新的原则来完成此发明。
浮子组由多个浮子组成是整套设备总重量的载体,将其设置在水面以下,目的是用以减小水面上潜浮舱的体积。潜浮舱设计为水密扁圆形,可便于采集由任何方向入射的海浪波力能。潜浮舱下部与水面下多个浮子的上端相连,潜浮舱中心贯通孔的导向滚轮支架上有多层导向滚轮。导向滚轮沿主体立柱上的导向滑槽作铅直运行。由导向滚轮座向潜浮舱提供横向支持。潜浮舱由设置在发电室内的潜水泵向其舱内给排水来实现潜浮舱的潜、浮功能。当遇有狂浪时提前将潜浮舱潜入水下,此项设计可有效的避免狂浪对其造成的破坏。潜浮舱弧型甲板与支架下端的法兰连接为一体。支架由多根钢管组成,钢管围绕主体立柱等距离铅直设置。支架纵向等距离设有多块钢管连接板,连接板中心孔安装多个导向滚轮通过主体立柱上的导向槽向支架提供横向支持。支架上的两块连接板之间安装一套加速装置。此装置是由配重块与多根压簧组成。配重块中心有孔,孔的上下端分别围绕主体力柱安装多个导向滚轮通过主体立柱上的导向槽向其提供导向作用及横向支持。两块连接板与配重块之间分别安装两组压簧。当配重块受力上升或下降时均可向支架施加一定的力,起加速器作用。支架上端法兰与发电室底板连为一体。由于将支架设计有一定量的高度,当潜浮舱为躲避狂浪潜入水下时,发电室随之下降后仍与海面保持在一定高的距离,处于狂浪不可及的位置,确保了发电设施的安全。发电室中心贯通孔有多层导向滚轮套装在主体立柱导向槽上。发电室取力机构上的取力齿轮与设置在主体立柱上的齿条啮合。当海浪冲击潜浮舱使之上升经→支架→发电室→取力齿轮→传动轴→变速器→带动发电机发电。海浪下降时,潜浮舱也随之下降。由于设备的自重加配重所形成的重力大大超过取力齿轮所需的力。所以下行时部分重力带动→取力齿轮→传动轴→变速器→带动发电机仍将继续发电。
本发明的海水波浪发电机组,其发电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广耀,未经路广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52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