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聚氰胺烘干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45246.6 | 申请日: | 200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6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化忠;王兆年;高修家;张守河;史修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51/62 | 分类号: | C07D251/6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612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聚 烘干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从尿素制备三聚氰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聚氰胺烘干工艺。
发明内容
三聚氰胺,又名蜜胺(melamine)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中间产品,其主要工业用途是与甲醛缩聚制造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目前国内三聚氰胺合成生产一般采用尿素为原料,工艺流程采用常压干捕精制法。该工艺一般分为制备、精制和尾气处理三个工段。制备工段是:原料尿素由气氨吹入反应器,催化剂为硅胶,在385-395℃下,尿素在反应器内缩合反应生成三聚氰胺,经捕集器降温捕集得粗品三聚氰胺;精制工段:粗品三聚氰胺用母液(一般还需要添加醋酸和活性炭)溶解、结晶,经离心分离,干燥、粉碎得精制三聚氰胺。经过离心分离的三聚氰胺的湿产品含水份一般在10%左右,现有工艺是采用蒸汽加热空气,湿产品在热空气的带动下通过搅笼后进入气流干燥器,合格的三聚氰胺的含水量要求≤0.05%。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工艺过程中捕集器、溶岩炉的余热不能充分利用;2)烘干每吨三聚氰胺需要蒸汽3.5吨,成本较高。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聚氰胺烘干工艺,利用捕集器、溶岩炉的余热烘干三聚氰胺,具有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三聚氰胺烘干工艺,包括粗品三聚氰胺干燥工序,其特征是空气通过鼓风机进入三聚氰胺捕集器风冷管,依次与三个串联的三聚氰胺捕集器进行换热后进入空气预热器,加热后的空气进入烘干装置;空气预热器与熔盐炉相连接,用熔盐炉的烟气作为空气的热源。
自空气预热器进入烘干装置的空气温度≥135℃;自串联的三个三聚氰胺捕集器出来的空气温度依次大于或等于80℃、100℃、115℃。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采用捕集器、溶岩炉的余热替代蒸汽烘干,降低了成本,每吨产品节约蒸汽3.5吨,成本降低350元/吨;
2)本发明的空气温度稳定,保证了产品质量;
3)本发明的余热得到了充分利用,使生产更加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经过初步处理的空气由空气鼓风机不断地进入3#捕集器的风冷管,3#捕集器内部温度约为150℃,从3#捕集器的风冷管出来的空气被加热到80℃后进入2#捕集器的风冷管;2#捕集器内部温度约为350℃,从2#捕集器的风冷管出来的空气被加热到100℃后进入1#捕集器的风冷管;1#捕集器内部温度约为400℃,从1#捕集器的风冷管出来的空气被加热到115℃后进入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与溶岩炉相连接,其热源由溶岩炉的废烟气提供,其温度约为700℃,由空气预热器出来的空气被加热到至少135℃后进入三聚氰胺烘干装置。
经过烘干的三聚氰胺水份≤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52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功率无级变速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 下一篇:密封的电动机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