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4719.0 | 申请日: | 200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4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郑鸣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鸣鸣 |
主分类号: | A61K36/47 | 分类号: | A61K36/47;A61K36/9066;A61K9/20;A61P25/02;A61K35/55;A61K35/64;A61K3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42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面瘫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瘫即指面部肌肉瘫痪,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面神经受损而引起的病症,以往多发于春秋两季。随着现代空调设施的应用增多,夏季也成了该病的多发期。它虽然不能危及生命,却严重损害人的容貌,从而极大的影响到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社交活动,给患者造成精神上的痛苦远远胜于对身体的伤害。
目前常用的面瘫治疗普遍采取营养、激活、修复面部神经,从而缓解、消除痹症,来使口眼慢慢复位的方法。这些方法疗效缓慢,有时甚至会留下口眼歪斜的症状经年不愈,往往给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彻底改变了传统面瘫的施治思维方式,采取外用和内服两种药物组合,里应外合、内外兼治。首先用外敷药物,在二至三小时内矫正口眼歪斜,然后通过内服药物,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达到快速治愈的目的,从根本上杜绝了面瘫后遗症等情况的发生。用此中药组合物治疗面瘫,具有安全、可靠、疗效迅速、没有痛苦等特点,对于那些经年不愈以及留下面瘫后遗症的患者,此药物组合也同样有极好的疗效。在临床观察期间未见不良反应,为治疗面瘫较为理想的药物。目前临床上治疗面瘫中成药较少,本发明工艺简单,疗效好,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将蓖麻仁10-30碾成膏状;麝香0.1-0.5研成细末,与蓖麻膏混合均匀,制成第一组--外用药;以苍术100-120、何首乌100-120、川乌100-120、草乌100-120、全虫15-25、防风15-30、荆芥15-30、川芎15-30、天麻15-30、羌活15-30、细辛15-30、麻黄15-30、石斛15-30、白芷15-30、当归15-30、玉金15-30、雄黄15-30、甘草15-30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制成第二组药物--内服药物。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
取蓖麻仁10g碾成膏状,麝香0.1g研成细末,与蓖麻膏混合均匀,即成本发明的第一组药物--外用药;取苍术100g、何首乌100g、川乌100g、草乌100g、全虫15g、防风15g、荆芥15g、川芎15g、天麻15g、羌活15g、细辛15g、麻黄15g、石斛15g、白芷15g、当归15g、玉金15g、雄黄15g、甘草15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制成第二组药物--内服药物。先以外用药物治疗,约两小时至三小时,面部矫正完成。当日服用内服药丸10克,以后每日服用10克,服至七日,则面部麻痹感觉基本消失,继续服用三日后停药,患者痊愈。
实施例2
取蓖麻仁30g碾成膏状,麝香0.5g研成细末,与蓖麻膏混合均匀,即成本发明的第一组药物--外用药;取苍术120g、何首乌120g、川乌120g、草乌120g、全虫25g、防风30g、荆芥30g、川芎30g、天麻30g、羌活30g、细辛30g、麻黄30g、石斛30g、白芷30g、当归30g、玉金30g、雄黄30g、甘草30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制成第二组药物--内服药物。先以外用药物治疗,约两小时至三小时,面部矫正完成。当日服用内服药丸10克,以后每日服用10克,服至七日,则面部麻痹感觉基本消失,继续服用三日后停药,患者痊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鸣鸣,未经郑鸣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47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