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工具的同源光分离标线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39761.3 | 申请日: | 200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3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吴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24 | 分类号: | B23Q17/24;B23D33/12;B26D7/08;B25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工具 同源 分离 标线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各种工具的光学标记方法,同时还涉及采用该方法进行标记的装置,属于工具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许多工具在进行加工操作前,需要在待加工的工件上做出标记,例如木匠用的墨斗便是描绘标线的传统用具。上世纪末,激光标线的发明一改传统墨线的标记方法,不仅省去了标线的描绘操作,而且不会污染工件,因此在诸多领域迅速得到推广应用。此类发明在日本专利No.SH0-62-150019、德国专利No.3406904、美国专利No.5285708中均有记载。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满足诸如中心位置、厚度尺寸等单线无法反映的标记需要,人们又发明了可以借助两个发光器件产生两条相互垂直或平行标线的装置。例如,提交日为2002年6月19日、公布号为US2003/0233921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装有两个激光发生装置的切割工具。由于此两激光发生装置的安装位置可调,因此能够产生两条平行激光标线,此两条平行激光标线的间距可根据切刀厚度相应调节,从而直观的标记出工件被切割部位,更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
然而,以上现有技术在产生多条标线时,需要配置相应的多个诸如激光发生器之类的发光器件,因此不仅使之配套的工具较为复杂臃肿,而且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只用一个发光器件便可产生所需多标记线的方法——应用于工具的同源光分离标线方法;同时给出采用该方法进行标记的装置——应用于工具的同源光分离标线装置,从而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方案为:
应用于工具的同源光分离标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发光器件的光路上设置至少一级分光反光面,使源自发光器件的光线部分反射、部分透射,分成两路光线;
——使所述两路光线中的一路照射到待加工工件上,形成所需的前道标线;
——在所述两路光线中另一路的光路上设置至少下一级反光面,使所述另一路光线反射到待加工工件上,形成与前道标线具有特定位置关系的后道标线。
采用以上方法的应用于工具的同源光分离标线装置包括发光器件,在所述发光器件的光路上安置至少一级分光反光镜,使源自发光器件的光线部分反射、部分透射,分成两路光线;所述两路光线中的一路照射到待加工工件上,形成所需的前道标线;在所述两路光线中另一路的光路上安置反光镜或分光反光镜,使所述另一路光线的至少一部分被反射到待加工工件上,形成与前道标线具有特定位置关系的后道标线,前道标线和后道标线共同确定工具上需标记的位置。
在以上基本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实现时的主要变化有如下几个方面:
1、级数变化
理论上,分光反光面的级数n(最后一级为反光面即可)可以不受限制,可以按需设置,此可以将同源光分成与分光反光面级数相同数量的n路分离光线,从而在工件上形成n条标线(n=1、2、3、4....)。
2、光路变化
每条标线既可由分光反光面的透射光形成,也可以由反射光形成,只要按需设置光路、合理安置分光反光面,即可使前后各级光路通过排列组合产生许多变化。
3、位置关系变化
分离光线形成的各标线之间即可以是相互平行,也可以是相互交叉,只要适当设定反射面的反射角度或增加诸如波纹镜之类的其它辅助光学设施即可。
实际应用中,最为常见的是以激光发生器为光源,同源激光通过本发明分成两条激光标线,此两条标线既可处于相互平行也可处于相互垂直的特定位置,以标记切割厚度或钻削中心等,下文将结合实施例详细描述。
由此可见,本发明只需一个光源便可产生所需的多条标线。显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成本经济,具有显著的实质性特点和突出的进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光学原理示意图。
图2为采用图1原理的同源光分离标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采用图2装置的电动切割工具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光学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97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薄层色谱展开剂最少用量的层析缸和方法
- 下一篇:陀螺轮驱动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