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地旅行包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6557.6 | 申请日: | 2006-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8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岩 |
主分类号: | A45C5/14 | 分类号: | A45C5/14;A45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3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地 旅行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旅行包。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出差或旅行时,随身携带的皆为两轮或四轮的旅行包,虽然在平地上使用方便、省力,但是在上下楼梯、台阶和行走在凹凸不平的路面时,就需要把旅行包提起来,很不方便,尤其是在乘车、船、飞机时,人多拥挤就更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旅行包在上下楼梯、台阶和行走在凹凸不平的路面时极为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山地旅行包。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能够适应多种路况、特别能够适应上下楼梯和台阶的特点。本发明由箱体1、提手2、可伸缩拉手3、两个第一主轮5、两个第二主轮7、侧壁辅轮4、箱底辅轮6组成,提手2固定在箱体1的上部,可伸缩拉手3设置在箱体1的一侧,两个第一主轮5固定在箱体1下部的前侧,两个第二主轮7固定在箱体1下部的后侧,侧壁辅轮4固定在箱体1的前侧壁上,箱底辅轮6固定在第一主轮5和第二主轮7之间的箱体1的底部,两个第一主轮5、两个第二主轮7、侧壁辅轮4、箱底辅轮6在箱体1的底部和箱体1的前侧壁上对称设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上下楼梯、台阶或凹凸不平的路面时,侧壁辅轮4和箱底辅轮6能够起到像坦克车履带那样的作用,使箱体能够在很小的力作用下通过障碍。侧壁辅轮4和箱底辅轮6的设置所增加的重量不是很多,箱体在各种地面条件下都可以顺利通过,不但省力,对箱体也可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2的B向视图,图4是本发明上楼梯时的应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下楼梯时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图5)本实施方式由箱体1、提手2、可伸缩拉手3、两个第一主轮5、两个第二主轮7、侧壁辅轮4、箱底辅轮6组成,提手2固定在箱体1的上部,可伸缩拉手3设置在箱体1的一侧,两个第一主轮5固定在箱体1下部的前侧,两个第二主轮7固定在箱体1下部的后侧,侧壁辅轮4固定在箱体1的前侧壁上,箱底辅轮6固定在第一主轮5和第二主轮7之间的箱体1的底部,两个第一主轮5、两个第二主轮7、侧壁辅轮4、箱底辅轮6在箱体1的底部和箱体1的前侧壁上对称设置。侧壁辅轮4和箱底辅轮6的直径分别小于第一主轮5和第二主轮7的直径。侧壁辅轮4占用箱体1前侧壁的长度L为350mm。每两个侧壁辅轮4之间的间距为10~15mm。每两个箱底辅轮6之间的间距为10~15 mm。箱底辅轮6与第一主轮5之间、箱底辅轮6与第二主轮7之间的间距分别为15~20mm。侧壁辅轮4与第一主轮5之间的间距为15~20mm。第一主轮5、第二主轮7、侧壁辅轮4和箱底辅轮6的材质为尼龙、塑胶或铝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岩,未经张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65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