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鼠标垫及其在笔记本电脑上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6538.3 | 申请日: | 2006-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5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铃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9 | 分类号: | G06F3/039;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子荣 |
地址: | 528437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鼠标垫 及其 笔记本电脑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鼠标垫及其在笔记本电脑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鼠标垫如玻璃鼠标垫,塑料鼠标垫或者是用泡棉制成的鼠标垫,其是通过在上述鼠标垫的上表面设置的凸起部,以提高鼠标之滑动,实现其功能,另由于上述塑料鼠标垫或者泡棉鼠标垫的材料的特点,其下表面与桌面的附着力不足,往往会随鼠标的移动而移动,无法实现鼠标的正常工作。对于玻璃鼠标垫,则往往由于质地硬,且具有较厚的厚度,与桌面之间形成一个较高的台阶,使用时会造成手腕部的不适。
另一方面,现有笔记本电脑在使用上会有如下的缺失:
如图1所示,为一种常用的笔记本电脑11,它的外部结构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主机12,另一部分为一显示器13,其中主机的面板14上至少设有一键盘15及鼠标装置16。
当笔记本电脑闲置或须搬动时,显示器与主机相对闭合,为防止显示屏直接触及主机面板,尤其是面板上的键盘及鼠标装置,一般情况下,显示器的液晶显示屏与面板及键盘、鼠标装置保留有细小的间隙。但是,由于笔记本电脑应当具备便携性,故在设计上要求尽可能做到体积小,重量轻。由于受显示器尺寸的限制,要做到体积小只能在主机及显示器的厚薄上下工夫,也就是使主机及显示器尽可能的薄,但是这样将导致主机及显示器的刚度和强度降低,尤其是显示器在受压或颠簸时容易变形。当笔记本电脑闲置或搬动时,显示器与主机相对闭合,若显示器受压或受震动时则变形,此时液晶显示屏1 7会触及键盘甚至整个主机面板并与键盘不断摩擦导致损伤。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保护装置,以防止在显示器与主机相对闭合,液晶显示屏会触及键盘并与键盘不断摩擦而导致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稳定附着于桌面且使用舒适的鼠标垫,以及该鼠标垫可作为保护装置在笔记本电脑上应用。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鼠标垫,其特征在于:该鼠标垫采用硅橡胶制成。
本发明利用了硅橡胶材料的特点,有很好的吸附性能,质地柔软,能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弹性,使用时增加手腕部的舒适度。更好的是,其下表面可以是平整或光亮的,这是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使该鼠标垫下表面可稳定地附着于光滑的桌面上,这样,即使是一个较薄的鼠标垫仍可稳定地附着于桌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鼠标垫使用的舒适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鼠标垫的上表面具有均匀的纹路结构,这样有利于减小该面的摩擦系数,使鼠标可正常滑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鼠标垫的上表面均匀分布有与鼠标垫一体成型的凸起部,这样同样有利于减小该面的摩擦系数,使鼠标可在上表面正常滑动。
上述鼠标垫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它可被随意折叠,不会变形。
作为上述鼠标垫在笔记本电脑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鼠标垫作为防护垫放置在主机面板或主机面板的键盘位置上,然后合上显示屏,使鼠标垫至于主机面板和显示屏之间或置于主机面板和键盘之间。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
一、通过鼠标垫的隔离,可避免键盘直接触及显示屏,即使在显示器受压变形时也不会触及键盘,避免键盘按键的棱角伤及显示屏。
二、通过鼠标垫,使键盘上方形成一个相对平整,面积较大的防护层,故即使显示器受压变形导致显示屏触及鼠标垫,也是呈较大面积的接触,显示屏受到压强较原来要小得多,所以显示屏因受挤压、震动而受损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三、鼠标垫在显示器与主机之间起到缓冲和阻尼的作用,有利于减轻在携带、搬动过程中主机和显示器两者之间的冲击力,对笔记本电脑的硬件设备起到保护。
四、即使在显示器掀起时,键盘上覆盖有鼠标垫,可防止杂物,灰尘、茶水等进入键盘而使键盘受损。
五、在显示器掀起时,鼠标垫也可以覆盖在显示屏上,起到防尘的作用。
当笔记本电脑合上时,上述鼠标垫也可覆盖在显示屏外壳上,防止显示屏外壳被刮花。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笔记本电脑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鼠标垫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在主机面板上覆盖有鼠标垫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在主机面板上覆盖有鼠标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鼠标垫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铃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山铃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65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