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VOIP实现的远程语言服务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5513.1 | 申请日: | 200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6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统 |
主分类号: | H04M11/00 | 分类号: | H04M11/00;H04M3/42;H04M15/00;H04L12/16;G06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voip 实现 远程 语言 服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系统,具体与通过VOIP实现的远程语言服务系统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远程翻译通常是通过网络包括无线互联网,将请求翻译的人需要翻译的内容以文字信息的方式发到一个指定的位置,如邮箱或网络服务器中,由翻译机构的翻译人员或者翻译软件进行直接的翻译,再将翻译内容通过网络以文字信息的方式发给请求翻译的人。这种方式无法解决即时交流沟通的现实问题,远不如有一个翻译人员在身边进行翻译的效果直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远程语言服务系统,通过该系统人们可以通过远程的翻译人员异地同步进行口译,达到直接翻译的目的,给不同语言的人的双方或多方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过VOIP实现的远程语言服务系统,包括手机或其他无线终端构成的对话终端、一种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语音、数据、图像、视频传输且支持VOIP协议的互联网或无线互联网、一套为通话终端提供服务的语言管理和控制设备的语言服务中心,及,为对话终端使用者提供语言服务的远程语言翻译者。
更优的,所述的语言服务中心是一台/组设备,其核心由语言管理服务器和语言记录设备两部分构成。
及,所述的语言管理服务器为一个通信与接口模块,用于接入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运营商的网络系统中,提供语音/数据/图像/视频等的传输;该模块支持目前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通信的各种标准协议,包括VOIP、PTT,以及未来的3G通信协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不同语言的人之间需要交流时,通过共同使用该系统,如拨打该系统的语言服务中心电话,该系统就能提供一个已经在该系统内登记注册的符合翻译要求的远程语言翻译者,并建议三方或多方通话机制,实现即时翻译的目的。对比现有技术的翻译手段,本系统能够更直接有效的解决异地同步翻译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一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VOIP实现的远程语言服务系统,包括由手机或其他无线终端构成的对话终端1、一种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语音、数据、图像、视频传输且支持VOIP协议的互联网2或/和无线互联网21、一套为通话终端提供服务的语言管理和控制设备的语言服务中心3,及,为对话终端使用者提供语言服务的远程语言翻译者4。
其中所述的语言服务中心是一台/组设备,其核心由语言管理服务器和语言记录设备两部分构成。所述的语言管理服务器为一个通信与接口模块,用于接入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运营商的网络系统中,提供语音/数据/图像/视频等的传输;该模块支持目前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通信的各种标准协议,包括VOIP、PTT,以及未来的3G通信协议。
更具体的,所述的语言管理服务器用于识别和处理来自不同语种的语言服务请求,转接和建立与远程语言翻译者,以及通话双/多方的通信连接,具体由以下几部分模块构成:
(1)、系统注册模块:每一个需要提供语言服务的用户,只要做一次注册,就可以获得一个ID号,用于日后提供永久服务的身份识别,通过这个识别号,用户可以通过PTT协议一键登录到语言服务中心的服务器上,然后选择请求服务的语种和接通通话另一方的ID号;
(2)、语种识别模块:语言管理服务器根据某一ID号发起的服务请求和语种请求,识别和确立需要安排的语言翻译者的类别,如中英语翻译、中俄语翻译、中日语翻译,等等;
(3)、搜索语言翻译者模块:服务器根据确认的翻译语种类别,在翻译者信息数据库中安排适合的翻译者;
(4)、连接模块:服务器在通话双/多方和翻译者之间建立起远程通话连接,通话连接正常并开始工作时,系统向语言记录设备发出指令;
(5)、语言记录设备模块:当语言记录设备接到语言管理服务期的指令时,开始工作,将通话内容和时间记录下来,作为服务质量评价和确认的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统,未经陈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5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绿色发动机的初步设计
- 下一篇:光盘设备及光盘增益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