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2041.4 | 申请日: | 200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2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本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本富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9/14;A61K9/20;A61K9/48;A61P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85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冠心病 药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具体的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到该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世界上冠心病人数逐年上升,病死率高,是严重危害人类三大疾病之一。冠心病复发率高,不稳定,病死率高,治愈率底,冠心病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与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最后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
目前国内外对本病药物治疗,遇到下列棘手问题:
1.用药剂量难以掌握,且副作用大。
2.药效不持久,易产生耐药。
3.现有治疗冠心病药,用久后损害部分脏器。
虽然也有一些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但由于效果不十分明显,患者仍然不得不依赖于一些西药,如洋地黄、强心甙类等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活血、祛瘀,改善心肌供血不足,增强心肌收缩力,减少冠心病发作次数及缩短持续时间的药物;它对改善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调节血压变化等均有显著性意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冠心病治疗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冠心病及其合并症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就,从祖国医学宝库中筛选出溢肾阴、补血、补气虚、化瘀血、通经活络、利用天然植物药,按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华,活血祛瘀,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外周循环,改善心肌供血不足,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扳聚集,降低血栓度,增加心肌细胞营养,降低心肌耗氧量,延缓心肌细胞衰老和死亡,预防心力衰竭发生。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
鸡血藤18-60,万年青5-10,石菖蒲6-20,川楝子5-12,丹参10-20。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配方优选重量(份)配比范围是:
鸡血藤20-35、万年青5-8、石菖蒲10-12、川楝子5-10、丹参10-15。
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份)配比是:
鸡血藤35,万年青7,石菖蒲12,川楝子9,丹参12。
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发明药物的生产方法是:
1.先取鸡血藤在100℃-105℃温度下进行熟化,去渣提取液浓缩成膏。
2.取石菖蒲、川楝子、丹参、万年青风干后粉碎120目细粉。
3.取鸡血藤流膏与上述药粉混均,制成松散粉剂。
4.将上述粉剂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后在100℃-110℃温度下进行熟化灭菌处理10-30分钟,即可得到治疗冠心病的散剂药品。
5.在无菌基础下装胶囊或散剂真空包装。
这里的熟化灭菌操作是采用分段阶梯式降温熟化灭菌,把温度迅速升到110℃,尔后分段降到100℃,熟化灭菌时间为10-30分钟。
熟化处理后的散剂,也可再加工成类似丸子状类型,例如蜜丸剂,此时需要再添加适量的粘结剂,如蜂蜜,在负压下压制成型,干燥并以真空方式包装。
上述配方中无川楝子可以用元胡代替。
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药剂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行气补血,补血特点是其它补血药品达不到的补血特性。方中万年青(百合科)性味苦、寒,强心、利尿;鸡血藤(百花油麻藤)性味涩、酸,强心、补血、通络;石菖蒲性味辛、温,开窍醒神;川楝子性味苦、寒,行气止痛;丹参性味苦、微寒,活血祛瘀。
本发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通经活络、活血祛瘀,而对心力衰竭的神经——体液或神经——内分泌的模型,干预在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被过渡激活的神经——体液系统、尤其是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治疗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下述优点:
1本发明使用天然植物药为原料,各组分符合药政法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冠心病,无化学元素、无毒无害。
2.本发明无须煎煮,药效持久、服用方便,符合国家卫生法规定。
3.此发明药物可单独使用,如与其他心血管药合用效果将显著增加,并可显著消除和缓解其他合并症,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4.本发明药源广,药价低廉,可取代昂贵的进口或国产的心血管药品,降低患者医药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本富,未经刘本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20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