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右旋酮洛芬肠溶微丸及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031522.3 | 申请日: | 2006-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7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志宏 |
| 主分类号: | A61K31/192 | 分类号: | A61K31/192;A61K9/20;A61K9/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11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右旋 酮洛芬肠溶微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西药发明领域,涉及一种2-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手性化合物右旋酮洛芬的优良肠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右旋酮洛芬是酮洛芬的活性右旋异构体,由意大利Menarini公司开发,于1996年首次在西班牙上市,具有良好的抗炎、解热和镇痛效果,且作用强于阿斯匹林、保泰松或对乙酰氨基酚等,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类风湿关节炎、变形性关节炎、外伤和手术后疼痛的治疗,因其良好的疗效而备受各国临床医生及患者的青睐。
然而,非甾体抗炎药最大的缺点是损伤胃及十二指肠等胃肠道毒副作用。与消旋酮洛芬相比,右旋酮洛芬虽在相同药效水平上用药剂量更小,不良反应更少,临床应用更广,但仍摆脱不了与酮洛芬相似的一些缺点,如难溶于水,吸收较差,且胃肠道毒性较大等。尤其损伤胃及十二指肠,服用者胃肠道上部出血率比未服用者高5倍(其原因主要是抑制了胃肠壁前列腺素的合成,药物的物理化学特性能够导致在胃壁的药物累积而加剧毒副反应等),故影响其临床应用前景。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制剂多为普通肠溶片剂或胶囊,限制了右旋酮洛芬发挥快速解热作用,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右旋酮洛芬肠溶微丸克服了上述不足,既可减少对胃肠道刺激,又具有控释和靶向治疗作用,为右旋酮洛芬的一种新型优良肠溶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释药均匀,生物利用度高,对胃肠道刺激性小的右旋酮洛芬肠溶微丸,以解决右旋酮洛芬的胃肠道毒副作用等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右旋酮洛芬的优良肠溶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肠溶微丸包括由右旋酮洛芬及一种或多种可药用的赋形剂组成的含药微丸、由羟丙甲基纤维素和其他可药用的赋形剂组成的隔离层和由一种或多种可药用的赋形剂组成的肠溶层。
所述的含药微丸还可由空白丸芯及沉积在该空白丸芯上的右旋酮洛芬和一种或多种可药用赋形剂制成。
含药微丸所采用的赋形剂为羟丙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硫酸钠、羧甲基淀粉钠、聚维酮、微晶纤维素、淀粉、L-精氨酸、聚已内酯、羧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植物胶、蜡、非还原性糖如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隔离层含有滑石粉、硬脂酸镁、交联吡咯烷酮、羟丙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硫酸钠、非还原糖如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肠溶层的含有为丙烯酸树脂类可药用赋形剂如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水分散体、滑石粉、柠檬酸三乙酸、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肠溶微丸制剂中含有2.5-30mg右旋酮洛芬。
本发明的肠溶微丸制剂中含有5-20mg右旋酮洛芬较佳。
本发明右旋酮洛芬肠溶微丸,含有以下成分为佳:
含药微丸
空白丸芯 70-90mg
右旋酮洛芬 12.5mg
微晶纤维素 15-30mg
羟丙甲基纤维素 5-12mg
十二烷基硫酸钠 痕量
隔离层
含药微丸 102.5-152.5mg
十二烷基硫酸钠 痕量
羟丙甲纤维素 8-20mg
蔗糖 5-15mg
肠溶层
隔离层微丸 115.5-187.5mg
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水分散体 180-250mg
滑石粉 8-18mg
柠檬酸三乙酯 4-9mg
交联吡咯烷酮 15-30mg
十二烷基硫酸钠 4-10mg。
所述的空白丸芯含有以下成分:
淀粉 30-45mg
微晶纤维素 30-45mg
蔗糖 10-25mg
本发明的微丸含有以下成分为最佳:
含药微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志宏,未经朱志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15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保护模组的背光装置驱动电路
- 下一篇:避免溢胶污染的电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