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突变的SHV型β-内酰胺酶、其基因序列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0840.8 | 申请日: | 2006-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9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盛海辉;肖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86 | 分类号: | C12N9/86;C12N15/55;C12N1/21;C12Q1/68;C12Q1/04;A61K38/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履忠 |
地址: | 20120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突变 shv 内酰胺 基因 序列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菌β-内酰胺酶的突变,尤其涉及一种突变的SHV型β-内酰胺酶,其基因序列及应用。
背景技术
自1929年青霉素发明以来,抗生素在防治细菌性疾病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使用,特别是不规范地滥用抗生素,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细菌耐药最主要的机制是产生灭活酶,如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钝化酶等。β-内酰胺酶能够与β-内酰胺环的羧基共价结合,使其酰胺键水解,灭活青霉素和/或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种类较为复杂,到目前已发现有三百多种,并且由于超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出现了耐受超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根据末端氨基酸序列及编码基因的位点可将β-内酰胺酶分成A、B、C和D四类:SHV属于A类,金属酶属于B类,AmpC酶属于C类,OXA型酶是D类(Paterson DL,KoWC,Von Gottberg A,et al.International prospective study of Klebsiellapneumoniae bacteremia:implications of 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production in nosocomial Infections.Ann Intern Med.2004 Jan 6;140(1):I143);其中最有影响的酶是头孢菌素酶、耐酶抑制剂的TEM型、SHV型酶和金属酶。
β-内酰胺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菌中,至今已鉴定出了64种β-内酰胺酶SHV变异体(http:∥www.lahey.org/studies/)。这些SHV变异体是SHV基因突变所致。已公布的SHV基因突变目前至少有49个。其中L35Q、G238S和E240K这三个突变最为常见,并与绝大多数的SHV型ESBLs相关。突变G238S通常介导非ESBL型SHV转换成ESBL,而突变E240K进一步提高ESBL的酶活性,扩大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谱(Hammond DS,Schooneveldt JS,Nimmo GR,Huygens F,Giffard PM.bla(SHV)Genesin Klebsiella pneumoniae:different allele distribu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different promoters within individual isolates.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5,49:256-263)。
SHV型ESBLs有水解头孢噻吩的巯基作用,SHV是巯基变量(sulphydrylvariable)的缩写,它是在广谱酶SHV-1型基因序列的基础上由一至数十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而成,多数分子量为29kD;呈弱碱性,pI为7.0~8.2;均由质粒介导。第238和240位氨基酸的变化是影响酶水解能力的主要位点,其中第238位由甘氨酸变成丝氨酸可增加对头孢噻肟的水解能力,而第240位的谷氨酰胺变成赖氨酸可增加对头孢他啶的水解能力。SHV型ESBLs主要发现于肺炎克雷伯菌中,在差异枸橼酸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也有发现。
SHV-2是第一个被发现的ESBLs,与SHV-1相比,仅发生了1个氨基酸的改变(238Gly→Ser),并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有水解作用(Heritage J,M’Zali FH,Gascoyne-Binzi D,Hawkey PM.Evolution and spread of SHV 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 in gram-negative bacteria. J Antimicrob Chemother.1999;44:309-318)。早期发现的SHV型衍生酶,主要存在于肺炎克雷伯菌中;1997年在美国首次报道了产SHV-7的大肠埃希菌。同年,瑞士首次发现产SHV-11和SHV-12的肺炎克雷伯菌(Nüesch-Inderbinen MT,Kayser FH,Hchler H.Survey andmolecular genetics of SHV β-lactamases in Enterobacteriaceae in Switzerland:two novel enzymes,SHV-11 and SHV-12.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7;41:943-94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08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