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超声诊断仪的成像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0581.9 | 申请日: | 200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3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雷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8/13 | 分类号: | A61B8/13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040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超声 诊断仪 成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诊断的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三维超声诊断仪的成像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三维超声常规成像技术是由三维软件系统对已采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处理,给予图像各个不同部分以不同的亮度,这种亮度与深度相关,使浅表处发亮,深层处发暗,通过界面明暗程度的差异,使观察者获得立体感觉,此种成像技术称为三维平面成像法。鉴于人体器官和病灶都是三维结构,仅凭表面形态的立体感觉是无法满足临床医学的需求。三维平面成像法的主要缺点是:1、不能显示人体器官和病灶的内部结构特点;2、不能显示病灶底面与其相邻正常组织的关系;3、不能精确地测量病灶的体积,无法实现病灶的定量化,更不利于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和疗效判定:4、不能精确地显示病灶的空间位置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三维超声诊断仪的成像法,解决了传统的三维超声常规成像技术不能显示人体器官和病灶的内部结构特点,也不能显示病灶底面与其相邻正常组织的关系,而且无法精确地测量病灶的体积,无法实现病灶的定量化,更不利于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和疗效判定,以及不能精确地显示病灶的空间位置关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超声诊断仪的成像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用三维平面成像法将病灶显示在显示器上;2)利用三维超声诊断仪上的三维图像转动旋钮转动图像,选择病灶断层的轴向;3)利用三维超声诊断仪上的三维图像移动旋钮移动病灶图像,选择病灶的断层部位,病灶的三维平面图像位于断层线的一侧;4)利用三维超声诊断仪上的切割键和三维图像旋转旋钮将病灶断层处的剖面图成像在断层线的另一侧,即显示块状的立体断层图。其中在选择病灶的断层部位后,利用三维超声诊断仪上的图像显示控制按键将病灶的三维图像放大呈全屏幕显示。
本发明所显示的块状立体断层图,既有断层处的剖面图,又保留了未经断层部分的三维平面图,从而真正地实现了立体成像,而不是“立体感觉”的图像。该三维超声的立体断层成像方法可逐层显示病灶的块状立体断层图,为深入了解病灶的内部结构特点和确定病灶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病灶的定量化等提供了更为丰富和更为客观的信息,它可以在病灶的任意方向上实施断层,而不受层厚和层间距的限制;它还可以在取样后脱机进行断层处理,不增加病人的负担。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可以显示人体器官和病灶的内部结构特点;2、可以显示病灶与相邻组织的关系:3、可以精确的测量病灶的体积,因此可以实现病灶的定量化,有利于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和疗效判定;4、可以精确的显示病灶的空间位置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三维超声诊断仪的成像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用三维平面成像法将病灶显示在显示器上;2)利用三维超声诊断仪上的三维图像转动旋钮转动图像,选择病灶断层的轴向;3)利用三维超声诊断仪上的三维图像移动旋钮移动病灶图像,选择病灶的断层部位,病灶的三维平面图像位于断层线的一侧;4)利用三维超声诊断仪上的切割键和三维图像旋转旋钮将病灶断层处的剖面图成像在断层线的另一侧,即显示块状的立体断层图。其中在选择病灶的断层部位后,利用三维超声诊断仪上的图像显示控制按键将病灶的三维图像放大呈全屏幕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雷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雷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05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