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采油的选井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030435.6 申请日: 2006-08-25
公开(公告)号: CN101131077A 公开(公告)日: 2008-02-27
发明(设计)人: 翁天波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中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21B43/22 分类号: E21B43/22
代理公司: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余明伟
地址: 200235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微生物 采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采油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生物采油是利用微生物自身的有益活动如降解原油和/或代谢产物如生物表面活性剂、有机酸、醇等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采油技术。

目前微生物采油技术已在一些国家获得成功应用。俄罗斯科学家使用多种适于石油生存的微生物与催化剂同置于采油管内,其新陈代谢的产物可大大增强石油的流动性,从而提高采收率。利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对原油中的沥青等重组分进行降解,可以降低原油粘度,提高油藏采收率,这一技术在采油过程中已得到初步的应用,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使用添加氮、磷、铵盐的充气水使地层微生物活化。与其他三次采油技术相比,这一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等特点。

微生物采油是一项利用微生物的活动及其代谢物强化采油的技术,主要机理是菌株在油藏中繁殖,代谢石油,代谢产生CO2、N2、H2和CH2等气体,使重烃降解,降低原油粘度,同时,利用烷烃作碳源的细菌在烷烃环境下繁衍过程中,能够产生两亲性的表面活性物质,且有些菌群能够分解胶质。这些表面活性物质能够使稠油乳化,从而降低原油粘度。其代谢物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改变原油的流动能力,增加砂层的渗透性,从而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何选取合适的油井,适于微生物采油的方法提高原油的产率。微生物采油的基本机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O2、N2、H2和CH4等气体,能够恢复和提高地层压力,能降低流体粘度。②代谢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物质能降低油水界面的张力,并乳化原油,改变油层岩石界面的润湿性,从而改善岩石对原油的相对渗透性。③代谢产生的分解酶类对原油有很好的降粘作用,能裂解原油中的重质烃和石蜡组分,降低原油粘度,减少石蜡在井眼附近的沉积,改善原油在地下的流动性。④代谢产生的生物聚合物,能调整油层的吸水剖面,控制高渗透条带的流度比,改善水驱效果。⑤代谢产生的有机酸能够溶蚀灰岩油藏中的碳酸盐,进而扩大裂隙和通道,提高地层渗透率。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局限性在于微生物在温度较高、盐度较大、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的油藏条件下易于遭到破坏,微生物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聚合物本身有造成沉淀的危险性,并且培养微生物的条件不易把握。

本申请人对大量的微生物采油油井进行研究,发现,在选择试验井时,尽可能选择对细菌较温和的井下条件。因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微生物采油的选井方法,该方法是选取满足以下条件的油井:

①井底温度最高不超过95℃,地层压力不超过24M Pa;

②地层水矿化度低于17×104m gL,pH值5-9之间、综合含水5%~98%;

③地层渗透率高于50×10-3Lm2。原油粘度低于4000M Pa.S,含蜡3%以上的油藏;

④油井近期无降粘、化学清防、化学固砂等措施;

⑤油井能够正常生产,不存在低压漏失层,井况无故障;

⑥微生物采油对于小断块、薄油层、水驱控制程度低的砂岩油藏适应性较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运用上述方法,选取合适的油井利用微生物的方法采油,效果很好。2002年开展了微生物单井吞吐试验,根据微生物单井技术条件,在文留油田22口井实施微生物吞吐,措施后关井2-60天后开井生产,有效18井次,平均日增油18.3td,年增油2168t。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同时,抽油机电流减小,检泵周期明显延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利用本发明的方法选井,该方法是选取满足以下条件的油井:

①井底温度最高不超过95℃,地层压力不超过24M Pa;

②地层水矿化度低于17×104mgL,pH值5-9之间、综合含水5%~98%;

③地层渗透率高于50×10-3Lm2。原油粘度低于4000M Pa.S,含蜡3%以上的油藏;

④油井近期无降粘、化学清防、化学固砂等措施;

⑤油井能够正常生产,不存在低压漏失层,井况无故障;

⑥微生物采油对于小断块、薄油层、水驱控制程度低的砂岩油藏适应性较强。

选取满足上述条件的文留油田,该油田部分区块低孔隙度低渗透率,高含蜡,凝固点在30-40℃,部分抽油井时常发生蜡卡现象,常规的热洗因热损失导致效果差而且频繁的热洗对地层造成较大损害,采用加清蜡剂等方式受成本高处理范围小的局限性不能满足采油单位的需要。2002年开展了微生物单井吞吐试验,根据微生物单井技术条件,在文留油田22口井实施微生物吞吐,措施后关井2-60天后开井生产,有效18井次,平均日增油18.3td,年增油2168t。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同时,抽油机电流减小,检泵周期明显延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04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