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丁烯歧化制丙烯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29967.8 | 申请日: | 2006-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1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涛;钟思青;朱志炎;王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7C11/06 | 分类号: | C07C11/06;C07C2/00;C07C4/06;B01J23/30;B01J21/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惠明 |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丁烯 歧化制 丙烯 方法 | ||
1.一种丁烯歧化制丙烯的方法,以丁烯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250~500℃,以表压计反应压力为0~5MPa,反应空速为0.1~10小时-1条件下,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富含丙烯的物流,其中所用的原料中丁烯-2与丁烯-1的摩尔比为2.0~10∶1,所用的催化剂包含以下组分:
a)SiO2载体;和载于其上的
b)以载体重量计为0.1~30%的氧化钨;
其中催化剂载体的比表面积为200~700米2/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丁烯歧化制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中丁烯-2与丁烯-1的摩尔比为2.5~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丁烯歧化制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中以载体重量计氧化钨用量为3~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丁烯歧化制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中以载体重量计氧化钨用量为6~8%。
5.权利要求1所述丁烯歧化制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280~450℃,反应重量空速为0.5~5小时-1,以表压计反应压力为0.1~3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99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损检测探头的定位
- 下一篇:使用ISLET1作为标志分离或产生干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