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式电缆组合排管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9294.6 | 申请日: | 2006-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4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陆融;姚时忆;孙斌;潘国美;廖英;朱海钢;叶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能凯博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125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电缆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式电缆排管,尤其是一利采用简单孔预制式电缆排管基本单元,组合成各种孔数的电缆排管。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行业中用于保护地下电缆的排管大多以现浇为主,即在排管沟槽开挖后放置若干单孔管道,最后用混凝土现浇成整体,这种方式形成的电缆排管具有整体性优良的特点,但是整体性的特点也带来了排管孔数的单一性,现浇排管一旦完成,孔数就确定不变了。如果遇到需要增加电缆的时候,一种方法是在原有的电缆排管的基础上增加若干单孔管道,与原结构整浇,但额外的工程因为现浇工艺的特点往往所需的工期比较长,材料浪费较大;另一种方法是在初步施工时就预先留设足够数量的孔数,避免电缆排管的再施工,但这种方法往往会出现有一部分孔数很长时间没有利用到,从而浪费了资源,增加了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预制式电缆组合排管,该组合排管可按需要组合成各种孔数的电缆排管,能增加电缆排管组合体的整体性,满足各种不利工况下结构受力和使用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制式电缆组合排管,包括三孔、四孔预制式电缆排管基本单元,电缆排管上下面分别设有凹凸连接槽口,前后设有凹、凸口,三孔、四孔预制式电缆排管基本单元通过其上的凹凸连接槽口上下叠加拼装形成六至十二孔数的组合体,排管前后相邻之间通过一单元的凹口与另一单元的凸口相互连接。
六孔、九孔组合体分别由二个和三个三孔预制式电缆排管基本单元上下叠加连接构成。
七孔组合体由一个三孔与一个四孔预制式电缆排管基本单元上下叠加连接构成。
八孔、十二孔组合体分别由二个和三个四孔预制式电缆排管基本单元上下叠加连接构成。
十孔组合体由二个三孔与一个四孔预制式电缆排管基本单元上下叠加连接构成。
十一孔组合体由一个三孔与二个四孔预制式电缆排管基本单元上下叠加连接构成。
排管前后相邻之间的上下排管通过左、右错缝拼装连接。
本发明通过使用简单的三、四孔预制式电缆排管基本单元,组合成各种孔数的电缆排管,可按需要选择合适的组合形式,解决了现浇电缆排管存在的问题,可以满足各种不利工况下结构受力和使用要求,即节省了资源,又减少了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三、四孔预制式电缆排管基本单元截面示意图;
图2是三、四孔预制式电缆排管基本单元长度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9是六至十二孔预制式电缆组合排管示意图;
图10是排管前后相邻之间错缝拼装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预制式电缆组合排管,由三孔、四孔预制式电缆排管基本单元(图1所示)构成,电缆排管上下面分别设有凹凸连接槽口2,1,前后设有凹、凸口4,3(图2所示)。
如图3至9所示,三孔、四孔预制式电缆排管基本单元通过其上的凹凸连接槽口2,1上下叠加拼装形成六至十二孔数的组合体。
如图10所示,排管前后相邻之间通过一单元的凹口4与另一单元的凸口3相互连接。
预制式电缆排管组合和连接方式详细介绍如下:
1、预制式电缆排管的组合
预制三、四孔电缆排管按图1所示的形状浇制,并在上、下面上开有可以相配连接的凹槽2和凸槽1,使其两者能有效地进行连接。
预制三、四孔电缆排管一共可以组成六孔、七孔、8八孔、九孔、十孔、十一孔、十二孔等孔数的组合体(图3至图9),以满足各种电缆的需求。
其中,六孔、九孔组合体分别由二个和三个三孔预制式电缆排管基本单元上下叠加连接构成。
七孔组合体由一个三孔与一个四孔预制式电缆排管基本单元上下叠加连接构成。
八孔、十二孔组合体分别由二个和三个四孔预制式电缆排管基本单元上下叠加连接构成。
十孔组合体由二个三孔与一个四孔预制式电缆排管基本单元上下叠加连接构成。
十一孔组合体由一个三孔与二个四孔预制式电缆排管基本单元上下叠加连接构成。
2.预制式电缆排管的连接方式(图2)
排管相邻之间采用承插式的连接方式,即由一单元的凹口4与另一单元的凸口3相互连接。接口凸出(凹进)50mm,并留有一定的角度,基本呈梯形,便于施工,可满足排管2.5度的爬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能凯博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未经上海新能凯博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92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