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水体中难降解污染物的材料的制作及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8752.4 | 申请日: | 200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礼;马鲁铭;王红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70 | 分类号: | C02F1/70;C23C18/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水体 降解 污染物 材料 制作 使用方法 | ||
1、一种去除水体中难降解污染物的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一定量的铁,浸泡于硝酸银水溶液中,保持水溶液的不断流动,完成铁表面镀银,按照质量平衡计算,铁表面的镀银量为总铁质量的0.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包括铁刨花、铁屑、铁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硝酸银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1%,反应30分钟后停止,放掉水溶液。
4、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制作方法所制得材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材料填充到催化铁反应器或者催化铁反应池中,将含有难降解污染物的水体通入反应器或者反应池中,进行水力循环,根据受污染水体的性质,控制停留时间及废水pH值,反应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材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在催化铁反应器或者催化铁反应池中的堆积密度为0.1~3.0×103kg/m3,滤料填充高度为0.1~5m;按照1∶1~5∶1的回流比进行水力循环,停留时间控制在0.5~4小时的范围,废水pH值控制在1~1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875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门内饰板的真空复合方法
- 下一篇:隧道喷淋(雾)降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