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伪火车票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28689.4 | 申请日: | 2006-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跃姣;李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2D15/10 | 分类号: | B42D1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伪 火车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车票有关,尤其是火车票,具体地说,是一种防伪火车票。
背景技术
假票如同假币一样,不仅扰乱了社会的经济秩序,直接损害了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烦恼。
每到节假日尤其是春节期间,由于无法购买到预期的火车票,许多乘客花费高价却购买到了假火车票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耽误了预期的行程,也无法如期与远在他乡的亲人团聚。购买到假火车票的乘客,即便是混上了火车,一旦被查出,还会因补票没有座位而不得不连续在车厢内站立几天几夜,使得原本应当是轻松而愉快的旅途生活变得辛苦且郁闷。
因此,人们对制假分子已经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迫切期望能有一种象人民币一样具有防伪功能的火车票问世。将这种防伪火车票与可辨别火车票真伪的仪器或设备配套使用,则可有效地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伪火车票,利用其副券上设置的防伪标识和隐性密码,通过专用的检测仪器,准确地判断车票的真伪。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伪火车票,包括票体;其实质性特点在于:所述的票体包括主券、副券,主券与副券之间设有便于使主券与副券分离的压痕;
所述的副券上设有至少一排间隔设置的防伪标识,所述的防伪标识上设有隐性密码。
上述的一种防伪火车票,其中,所述的防伪标识包括由多个黑色长方块与黑色或红色线框组合而成的防伪条状区域;所述的黑色或红色线框内,部分设有作为隐性密码的磁性油墨层。
上述的一种防伪火车票,其中,所述防伪标识的间隔≥0.5mm。
本发明一种防伪火车票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防伪火车票的外形尺寸与原有火车票相同,原有票房打印机不变。
2、本发明无需改变原有火车票的印制流程。制作时,可在原有的整卷火车票打印纸上,预先在其副卷上印好防伪标识,再发放给每个售票处即可。
3、利用印制在副卷上防伪标识,进站时,可供验票用;出站时,查票员可沿印有压痕的虚线将副券撕下进行回收,并集中消毁,以此避免造假情况的发生。
4、本发明防伪车票性价比高,只需简单的套印一次磁油墨线即可,成本不变。其隐性密码肉眼无法看出,但仪器很容易做到快速而准确的鉴别。其防伪性能稳定,制假难度极大。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对本发明的一种防伪火车票一实施例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其发明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
其中,附图为:
图1为本发明防伪火车票设有防伪标识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设有防伪标识并作为火车票副券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防伪火车票,将票体分为主券1、副券1a两部分,主券1与副券1a之间印有压痕1b,便于使副券1a与主券1分离。
副券1a上设有至少一排间隔设置的防伪标识2,防伪标识2上设有隐性密码。
防伪标识2包括由多个黑色长方块20与黑色或红色线框21组合而成的条状区域;黑色或红色线框21内,部分设有作为隐性密码的磁性油墨层22,磁性油墨层22在黑色或红色线框21内的设置具有多种变化形式,使其具备防伪功能。
通常情况下,防伪标识2的印刷密度越大,防伪性能就越好。但是,密度过大即防伪标识2的间隔过小往往会出现错误判断的情况,因此,防伪标识2的间隔宽度最好能大于等于0.5mm。
具体做法如下:
根据现有火车票的票面尺寸,将其分为主券1、副券1a两部分,在主券1与副券1a之间设一压痕1b。沿副券1a的横向宽度等间隔排列设置19条等长的防伪标识2,每条防伪标识2均由长度约为1.0×5.0mm的黑色长方块20与0.6×9.0mm的黑色或红色线框21组合而成的条状区域,条状区域的间隔宽度约为3mm,并在其中的10个黑色或红色线框内21涂刷一层磁性油墨22作为火车票的隐性密码。
磁性油墨层22在黑色或红色线框21内的设置可有多种变化形式,如:可等间隔设置,亦可不等间隔设置。例如:将设有磁性油墨层22的黑色或红色线框21编码为1,未设置磁性油墨层的黑色或红色线框21编码为0,这样,即可产生多组密码,如0101010101、1010101010或1110001010、0011010011等等。
为了有效地避免仿造制假情况的发生,当乘客出站时,铁路部门最好能将火车票1上印刷有防伪标识2的副券1a沿主券与副券之间的压痕1b处撕下,进行回收,并集中销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86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