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奶牛用生物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028385.8 申请日: 2006-06-29
公开(公告)号: CN101263866A 公开(公告)日: 2008-09-17
发明(设计)人: 李侯根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新长征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K1/16 分类号: A23K1/16;A23K1/18
代理公司: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志远
地址: 201802***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奶牛 生物 抗氧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奶牛用生物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对奶牛饲料使用的添加剂和兽药是极谨慎的,因为涉及到牛奶是人类重要饮品之一,不能有丝毫差错。因此,化学合成的抗氧化剂在奶牛饲料中不太受欢迎。供畜禽使用的生物(植物)添加剂(以前称之谓中草药)至少有数百种之多,例如:松针叶、酸枣仁、柏子仁、连翘、青蒿、艾蒿、苦参、薄荷、益母草、蒲公英、苍术、黄精、何首乌等,每味植物都含有多种成份,既能补充动物机体所需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还能增强和调节机体的免疫机制,防病治病,又能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某些植物可长期饲用,某些仅在患病时使用。茶叶作为人类的饮品已使用了几千年,从茶叶中提取的茶多酚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其添加浓度最高为400mg/kg。由茶多酚制作的茶多酚胶囊作为保健品,成人口服剂量可达1.5-2g/每日。茶多酚是一种由茶叶中直接提取的天然多酚类化合物,主要成分是儿茶素,它主要包括EGC、DL-C、EGCG、EC、GCG、ECG等活性物质。茶多酚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对人类具有抗衰老、抗辐射、降血脂、抗氧防腐、增强免疫等多种功能,甚至有治愈癌症的病例。

茶多酚的生产过程通常是:茶叶→水泡煮→过滤→浓缩→氯仿提取咖啡因→乙酸乙酯萃取茶多酚→制备纯度较高的茶多酚产品。乙酸乙酯萃取茶多酚后的茶汤母液由于其利用价值不高,长期以来都被生产厂排放掉而污染环境。部分生产厂将其继续浓缩后喷雾干燥制成15%-20%的低纯度茶多酚产品,因其茶多糖含量高,亦有部分企业称之为茶多糖产品,但市场的销量很小。少部分技术力量强的企业将茶汤母液中富集的风味剂——茶氨酸通过柱层析等方法提取,20%的茶氨酸产品售价高达800元/kg,但是将茶氨酸、茶多糖等单组分予以分离,仍需大量的酸、碱、人力、物力、财力、设备,往往是得不偿失,数百种有机物混在一起确难分离。茶汤母液喷雾干燥制成的低纯度茶多酚产品销路不佳。将茶汤母液直接排放造成严重水质污染,造成化学耗氧量(COD)和生物耗氧量(BOD)严重超标,同时也是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利用茶汤母液为基本原料制成的奶牛用生物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奶牛用生物抗氧化剂,由下列物质按所附重量份制备而成:

低纯度茶多酚浆膏料    100份;

化学抗氧化剂          0-10份;

乳化剂                1-5份;

增效剂                1-5份;

载体                  40-60份;

所述的低纯度茶多酚浆膏料由茶多酚生产厂提取了咖啡碱和茶多酚后的茶汤母液浓缩而成,其含固率为30-70%。

所述的化学抗氧化剂选自饲料级乙氧基喹(EMQ)、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乳化剂采用单硬脂酸甘油酯;所述的增效剂采用丙酸和柠檬酸;所述的载体选自茶渣粉和白碳黑(SiO2)中的一种或两种。

一种奶牛用生物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载体20-30重量份与化学抗氧化剂0-10重量份、乳化剂1-5重量份、增效剂1-5重量份混配均匀,粉碎并以30目气旋筛过筛,制成混合物;

b、取含固率为30-70%的低纯度茶多酚浆膏料100重量份与载体20-30重量份混配均匀,再与步骤a所得混合物混配均匀,粉碎并以30目气旋筛过筛,制得奶牛用生物抗氧化剂产品。

步骤b所述的含固率为30-70%的低纯度茶多酚浆膏料由茶多酚生产厂提取了咖啡碱和茶多酚后的茶汤母液浓缩而成。

所述的化学抗氧化剂选自饲料级乙氧基喹(EMQ)、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乳化剂采用单硬脂酸甘油酯;所述的增效剂采用丙酸和柠檬酸;所述的载体选自茶渣粉和白碳黑(SiO2)中的一种或两种。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氮气保护,减少物料与空气的接触。

本发明奶牛用生物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长征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长征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83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