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植入式人工耳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27193.5 | 申请日: | 200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1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迟放鲁;江晔;范宝华;王正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1/04 | 分类号: | A61F11/04;A61F2/18;H04R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人工 耳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全植入式人工耳蜗,主要由传声器、信号放大器、语音处理器、解码刺激器和刺激耳蜗听觉神经元的电极极阵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的传声器选自压电式或光纤式传感器,提取听骨振动信号;所述的信号放大器、语音处理器和解码刺激器采用混合刺激脉冲速率编码策略分配方式和多种刺激模式刺激所述的电极极阵进行信号处理。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植入式人工耳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
(1).制备传感系统
采用压电式或光纤式传感器作为传感源,外覆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材料,制备可植入式传声器,植入于中耳后将听骨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2).经传声器信号补偿成麦克风信号
通过在听骨上放置传声器拾取语音振动信号,通过滤波处理补偿成麦克风出来的信号;
(3).全植入式人工耳蜗仿生听觉模型及优化混合刺激脉冲速率编码策略
选择信号范围为100Hz~8KHz,划分为22个频率组,在语音处理时提取基频F0作为刺激速率,同时用能量峰选择刺激的频率通道;
(4).新的信号分配方式
将所采用的混合刺激脉冲速率编码策略频率优化为高低频二个区域,在1kHz以下选取2~4个能量峰最大值,在1kHz以上选取1~6个能量最大值,在中高频区作能量补偿提高言语分辨率;
(5).多种个性化可选择的刺激模式
信号刺激低频区电极时采用异步模式,信号刺激高频区电极时根据F0的频率同步刺激相应的低频区电极,预留全同步刺激所有电极的刺激模式;
(6).制备全植入人工耳蜗专用芯片
采用集成高精度的模/数(A/D)芯片将前置放大器、滤波器和后置放大器集成在一个全植入系统芯片内,再配合高速的集成处理器,实现超高分辨率模式并包含更多的声音细节信息。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植入式人工耳蜗,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声器采用微型压电陶瓷或光纤作为传感源,外覆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压电陶瓷或光纤可植入式传声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植入式人工耳蜗,其特征是所述的优化混合刺激脉冲速率编码策略分配方式,其中选择信号范围为100Hz~8KHz,划分为22个频率组,在语音处理时提取基频F0作为刺激速率,同时用能量峰选择刺激的频率通道;其中分配方式用混合刺激脉冲速率编码策略将频率优化为高低频二个区域,在1kHz以下选取2~4个能量峰最大值,在1kHz以上选取1~6个能量最大值。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植入式人工耳蜗,其特征是所述的多种刺激模式是异步刺激,部分同步刺激和全同步刺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71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