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枝黄花天然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5572.0 | 申请日: | 2006-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郑善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多普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1/00 | 分类号: | C09B61/00;D06P1/34;D06P3/1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0235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枝黄花 天然 染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植物提取的天然染料,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从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毛料织物上的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1935年作为庭院观赏植物首次引进我国并在上海地区栽植,20世纪80年代逐渐扩散至河滩、荒地、路边、房前屋后及部份农田并造成局部危害。由于该杂草对本地土壤、气候环境比较适应,因此在物种中竞争力极强,形成了快速繁殖、急剧蔓延的势头。目前在我国的浙江、上海、安徽、湖北、江苏、江西等地普遍发生、已成为对生态环境危害很大的典型恶性杂草。据有关资料显示,上海市近二十年来已有三十多种土著种消亡,占上海地区土著物种的十分之一,严重影响了上海地区原有植被,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使那些地带的土著种难以立足生存;管理较粗放的绿化地,栽种的绿化灌木也成片死亡;同时还蚕食棉花、玉米、大豆待旱地农作物和种植茭白的水田,严重影响这些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如何将这种恶性杂草变害为宝,是人们所十分关注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公开一枝黄花天然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加拿大一枝黄花对生态平衡的破环性问题。
所说的一枝黄花天然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粉碎的新鲜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花序部分,加入水中,煮沸5-120min,冷却后过滤,收集滤液;
水的加入重量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5~15倍;
(2)将滤液在30-60℃下减压浓缩至比重为1.01~1.03(20℃),获得染料浓缩液;
(3)将染料浓缩液在30~40℃下超声波震荡溶解30-180min;
(4)将染料浓缩液在90~110℃干燥,即获得一枝黄花天然染料粉剂;
干燥最好采用离心喷雾干燥,可以获得粒径分布较为均匀的粉剂。
本发明的一枝黄花天然染料可以用于织物的印染,获得黄色染色效果,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说的一枝黄花天然染料以1∶100~1000的重量比例加入水中,加热到40-80℃;
将织物浸入染液,织物与染液的重量份数比例为:
织物1份,染液20~50份;
然后煮沸,搅拌,维持10~60min,然后将温度降至15~25℃,将织物漂洗,晾干,得到黄色染色效果。
所说的织物包括毛料织物或真丝织物;
本发明采用超声波对染液进行处理。主要是利用超声波分散作用时的空化现象,使液体中的微气泡周围产生上千个大气压的压力,使染料解聚,从而获得微粒径的染料,提高染色牢度,改善染色效果。
本发明采用热效应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在染色过程中进行加热处理能使水分子、染料分子产生振动,促进染料的溶解和扩散,改善染色效果。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
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植物所提取的天然染料,可染出黄色效果,色泽柔和、古朴、自然;染色牢度好,日晒不褪色,重现性好,染色均匀;采用热效应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对环境无污染和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工艺简单,利用现有染色设备直接染色,成本低;应用于纺织工业的清洁生产,可大量生产;解决目前加拿大一枝黄花对生态平衡的破环问题,变害为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采用的离心喷雾干燥的设备为常规的干燥设备,如牌号为LPG-5的离心喷雾干燥塔;
实施例1
采集新鲜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花序部分,切碎或用搅拌器搅碎。称取粉碎后的1kg植物材料,加入5L蒸馏水,加热煮沸5min,冷却后过滤,将沉淀部分再次用蒸馏水提取,重复2次,合并三次上清夜得到染料液;将提取的染料液30℃下减压浓缩至比重为1.01(20℃),制成染料浓缩液;将染料浓缩液在35℃超声波震荡30min后;在90℃经离心喷雾干燥,得到75.2g天然染料粉剂。
取50g天然染料粉剂加入5L蒸馏水中,加热到40℃后;
将250g毛料织物浸入染液,然后升温到煮沸,维持10min,并不断搅拌,然后将温度降至25℃,将毛料漂洗,晾干,得到黄色染色效果。
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对染色效果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多普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多普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55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汝瓷包装容器防渗漏釉料、釉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速球球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