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炼钢铸余渣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5562.7 | 申请日: | 2006-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王长义;李希军;李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6 | 分类号: | C21B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钢 铸余渣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钢产生的钢渣的处理工艺,尤其适用于炼钢铸余渣。
背景技术
在炼钢厂,每天会产生大量的铸余渣,这种钢渣是钢包内的钢水经连铸或铸锭后所剩余的钢水和渣的混合物,产生的铸余渣需要尽快转移进入下一步的操作工序,现有的铸余渣的处理工艺一般是这样的:利用渣罐车将空渣罐运送到连铸或铸锭区域接渣点,并用行车将钢包内的铸余渣翻倒在空渣罐内,再用罐车将接好渣的渣罐运送到落锤车间进行翻倒,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渣罐的表面粘有冷钢,这时需要进行敲罐作业或将残钢切割掉以后再进行使用,将残钢处理掉以后,需要对渣罐内进行垫渣作业,之后才能继续进行铸余渣的转运操作。在上述的铸余渣处理过程中,存在着下述的缺点:1)渣料中的残钢块太大,无法直接进炼钢转炉使用,需转驳到其它场地进行切割成规定尺寸后再进炼钢转炉使用;2)由于渣料中的残钢容易粘在渣罐内壁上,必须进行敲罐作业或者切割残钢的操作,而敲罐作业或切割残钢时会对渣罐造成损害,严重影响渣罐的周转和使用寿命;3)垫罐作业扬尘大,不仅不利于环保,而且会对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一种新的炼钢铸余渣处理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渣料中残钢块太大,无法直接进入炼钢转炉使用,并且影响渣罐的周转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一种炼钢铸余渣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铸余渣直接翻倒在内壁进行过喷涂作业,并且内部放置有格栅架的渣罐内。
上述的渣罐内壁的喷涂作业,其特征在于将搅拌好的石灰水用喷涂枪喷涂在大渣罐内壁和内部罐底上。选用熟石灰粉做为喷涂料,是因为熟石灰粉在水中溶解快,并且很容易在热渣罐表面形成保护膜,喷涂效果很好,再加上石灰是炼钢所需的副料,可以批量定购,价格便宜,也不会在钢渣中增加额外化学元素,有利于钢渣的后续利用和开发。
对渣罐内壁进行喷涂作业可以减少垫罐作业时的粉尘污染,避免了采用传统方法时需要用废钢渣进行垫罐作业时产生的大量的粉尘。降低了生产中发生粘罐现象的频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本工艺后达到了传统垫罐工艺的效果,基本上不再发生粘罐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述的放置在渣罐内的格栅架,将渣罐内的空间分割成数块,每块的长宽高分别在400mm~1000mm之间,进一步优选分割出的长宽高分别在500mm~600mm之间的格栅,并且格栅上表面的高度位于渣罐口以下至少300mm。经过添加格栅处理的渣罐由于格栅的格断作用将钢(铁)渣分隔成小块,被运输至落锤车间翻罐倒出进行冷却后的渣砣极易破碎,大部分情况下渣砣已自行破碎成格栅网格的尺寸,提高了渣处理效率,降低了处理成本,使渣钢(铁)可以迅速达到入炉重量、尺寸标准,并且尺寸在上述范围内的之间的渣块在进入炼钢转炉时容易熔化,可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使用上述的处理工艺,首先对渣罐内壁进行喷涂,并根据需要在渣罐内部设置格栅,然后将经过上述处理的空渣罐运送到连铸或铸锭区域接渣点,将钢包内的铸余渣翻倒在空渣罐内,再用罐车将接好渣的渣罐运送到落锤车间进行翻倒。由于采用了本发明所提供的工艺,钢渣基本上可以全部倒出,渣罐内壁不会产生粘渣的现象,使用干渣对渣罐进行垫渣作业之后,可以直接进入下一次的转运铸余渣的操作。
由于铸余渣中含残余钢水较多,且钢水温度较高,所以在喷涂之后仍然需要进行垫罐作业,垫罐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残余钢水反复冲刷渣罐壁,起到保护渣罐,提高渣罐使用寿命的作用。但是目前使用加工过的规格渣进行垫罐作业,所以基本上扬尘很小。
上述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增加了对渣罐内壁进行喷涂工序,基本杜绝了残钢粘在渣罐内壁现象,提高了渣罐使用周转率,同时也延长了渣罐的使用寿命。通过生产中的统计比较发现,现在渣罐的使用寿命由以前的平均150次提高到250次,而目前每只渣罐的单价为17万元/只左右。
2)由于渣罐接渣前往渣罐内放置了定制格栅架,渣料中的残钢自动分割成规定尺寸的小钢块,可直接进炼钢转炉使用,减少了大残钢转驳和大残钢切割作业,大大减少了大残钢回收利用的成本。按照目前废钢市场价,每吨残钢回收可节约成本在1000元左右。
3)由于使用加工过的规格渣进行垫渣作业,大大降低了二次扬尘的程度。
4)避免了将钢渣进行循环处理,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能耗。
5)减少了工程机械作业量,降低了发生工程故障的频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35吨渣罐车运送的5.3m3小渣罐为例:将搅拌好的石灰水用喷涂枪喷涂在渣罐内壁和内部罐底上,再在渣罐内放置“三横三纵”规格的格栅,分出的每个小格的体积为600mm*600mm*1000mm,在然后再往渣罐内放入规格渣进行垫罐作业,以上作业结束后,将该渣罐运送到连铸或铸锭区域接渣点。炼钢区域的钢包在浇钢结束后,将钢包内的铸余渣翻倒在空渣罐内,等渣罐内的接渣量达到一定数量(渣面离罐沿的距离大于500mm为宜)后,用罐车将接好渣的渣罐运送到落锤车间进行翻倒。使用上述的工艺,不会发生粘罐现象,而且采用格栅架之后,渣料中的残钢被自动分割成符合转炉炼钢要求(600mm*600mm*1000mm)尺寸的小钢块,可直接进炼钢转炉使用,减少了大残钢转驳和大残钢切割作业,大大减少了大残钢回收利用的成本,延长了渣罐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5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影像获取装置
- 下一篇:临时性抗畏光眼镜装置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