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互式学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25511.4 | 申请日: | 2006-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1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 发明(设计)人: | 赖振兴;刘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B7/00 | 分类号: | G09B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亮 |
| 地址: | 21000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互式 学习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交互式学习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利用通讯网络的交互式学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前学习方式包括透过书本、电视、学习卡带以及广播等等的自行学习或是由老师讲解教学的交互式学习。而近年来由于因特网与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市面上已发展出许多在线课程与学习软件,让学习者可以使用计算机及网络进行在线课程,或是透过网络下载学习软件至计算机。而在计算机上执行学习软件后,学习者即可使用学习软件学习,并可透过网络随时与其它的计算机或服务端进行学习的交流,从而获得所需的学习信息。另外,除了透过计算机学习,市面上的翻译机也发展出语言学习的功能。利用翻译机内建的接口,使用者可以使用翻译机连接至计算机以传输学习数据,而能够随时使用或更新学习信息,享有全方位的学习环境。
然而,上述的在线学习方法都必须使用计算机上的学习软件,以及透过网络连结,才能够与其它计算机或服务端进行互动学习。当学习者出门在外,而身边没有计算机或是无法连接网络时,则无法因应随时而来的需要进行学习。若是使用翻译机学习,虽然可以查询单字或使用语音学习,但无法和外界的第三者进行更进一步的互动学习,学习的成效也将受到限制。此外,无论是利用计算机或翻译机学习,都需要透过网络线或传输线等有线接口来传递学习数据,也会降低学习的实时性及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交互式学习方法,透过通讯终端之间学习数据的交流,在线提供使用者学习上所需的资源,达到实时互动学习的目的。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交互式学习方法,透过通讯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学习数据的交流,提供各种不同的学习服务,使得学习者能够透过通讯网络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适时地教导与修正。
为达上述或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交互式学习方法,用于提供第一通讯终端与第二通讯终端进行学习数据的交流。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开启学习软件,接着在学习软件中选择一种学习服务,然后联机至第二通讯终端,再依据学习服务与第二通讯终端进行学习数据的交流,最后,中断联机。
本发明提出一种交互式学习方法,用于提供第一通讯终端与服务端进行学习数据的交流。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开启学习软件。接着在学习软件中选择一种学习服务,然后联机至提供学习服务的服务端,再依据学习服务与服务端进行学习数据的交流,最后,中断联机。
本发明透过通讯终端之间学习数据的交流,及通讯终端与服务端交流学习数据,因此建构出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能够透过通讯网络随时地进行互动与交流,并在学习过程中适时地得到教导与修正,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交互式学习方法的架构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通讯终端的装置方块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交互式学习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绘示的交互式学习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绘示的交互式学习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10:第一通讯终端
120:第二通讯终端
130:服务端
200:通讯终端
210:控制单元
220:屏幕
230:输入模块
240:扬声器
250:麦克风
260:摄影机
270:储存单元
280:电源供应模块
290:通讯模块
S310-S350: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交互式学习方法的各步骤
S410-S450: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交互式学习方法的各步骤
S510-S570: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之交互式学习方法的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目前的在线课程与学习软件,必须透过计算机与网络才能够进行,而市面上翻译机中的语言学习课程,仅止于学习者与电子装置之间互动,无法让学习者与其它学习者或是服务端之间进行交流,缺乏使用的便利性。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交互式学习方法,透过通讯网络,让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与其它学习者或是服务端之间进行交流,让学习的过程更为多样化,又可达到随身学习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55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