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独立轮对单轴转向架柔性耦合径向调节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22579.7 | 申请日: | 2006-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4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 发明(设计)人: | 池茂儒;张卫华;曾京;戴焕云;邬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1G5/02 | 分类号: | B61G5/02;B61F5/3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舒启龙 |
| 地址: | 610031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独立 轮对 转向架 柔性 耦合 径向 调节 机构 | ||
1.一种独立轮对单轴转向架柔性耦合径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列车前、后车体(1、2)相邻端部下面的前、后独立轮对采用单轴转向架(3、4),在前、后单轴转向架(3、4)之间、以前、后车体(1、2)铰接点成中心对称的方式设置有两个相同的弹性耦合机构,单个弹性耦合机构的结构为:直角转臂BCD的C点销接在后单轴转向架(4)上,连杆AB的B端经球铰连接在直角转臂BCD的B端上,连杆AB的A端经球铰与前单轴转向架(3)连接,连杆DE的D端经球铰连接在直角转臂BCD的D端上,缸筒(5)固定在后单轴转向架(4)上,连杆DE的E端经球铰与缸筒(5)中的活塞(6)连接,活塞(6)上、下部的缸筒空间中分别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两个弹簧(7、8);且上述机构中,连杆AB的长度等于连杆DE的长度,直角转臂的两臂长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耦合径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耦合机构中,AC的距离等于CE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柔性耦合径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弹簧(7、8)完全相同,且压缩状态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柔性耦合径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弹性耦合机构的耦合刚度Kcx满足下述表达式:
其中:Kcx为耦合机构中弹簧装置的等效刚度,
Bs为二系悬挂横向跨距之半,
Bc为耦合元件横向跨距之半,
Ksx为二系悬挂纵向刚度,
b为耦合转向架名义轴距之半,
l为车辆名义定距之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25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