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牛奶伴侣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022548.1 申请日: 2006-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1204176A 公开(公告)日: 2008-06-25
发明(设计)人: 郭骁才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C9/152 分类号: A23C9/152;A23C9/154;A23C9/156;A23L1/30;A23L1/304;A23L1/09;A23L1/308;A61P3/06;A61P3/10;A61P9/12;A61P1/10;A61P3/04
代理公司: 成都赛恩斯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彭晓波
地址: 610041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牛奶 伴侣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饮食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的牛奶伴侣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牛奶已逐渐成为我国居民的一种重要膳食品种。牛奶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钙,以及丰富的维生素(VA、VB、VD)。

牛奶中的糖主要是乳糖,每100毫升牛奶中乳糖的含量约为5克。乳糖对婴儿来说很重要。乳糖是二糖,即葡萄糖和半乳糖。半乳糖对婴儿的脑发育很重要,是婴儿脑发育的必需物质,与婴儿大脑的迅速成长有密切关系。乳糖经肠道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可提高食物中钙、磷、钾、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利用。分解乳糖的是乳糖酶,位于小肠粘膜刷状缘。乳糖进入体内后经小肠乳糖酶作用分解生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单糖被吸收入血。断乳后,体内乳糖酶水平随年龄增长而迅速下降,多数人因此最终成为乳糖酶缺乏并导致乳糖不耐受。乳糖酶缺乏是一普遍现象,世界上70%以上的人缺乏乳糖酶。由于乳糖酶缺乏,食物中的乳糖进入小肠后不能被分解成单糖(葡萄糖和半乳糖)被吸收入血,未分解的乳糖在结肠被细菌发酵,生成短链有机酸如醋酸、丙酸、丁酸等,和气体如甲烷、H2、CO2等,大部分产物可被结肠重吸收,未被吸收者或仍未被分解的乳糖,可引起肠鸣、腹胀、腹痛、排气、不舒服、渗透性腹泻,甚至嗳气、恶心等。乳糖不耐受,对人体危害很大。婴幼儿,影响最大,会同时伴有尿布疹、呕吐、生长发育迟缓等,甚至出现大脑发育受损。尤其先天性和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可导致婴幼儿难治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儿童,易表现为钙吸收不良、腹泻、软骨病、体重低下及生长发育迟缓。成年人,除了肠胃不适、恶心呕吐、痉挛,还可见到过敏、易疲劳、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甚至会有皮肤粗糙、黄褐斑等现象出现。中老年人尤其中老年妇女,乳糖不耐受干扰了钙质吸收,易表现为骨质疏松等症状。

牛奶中的脂肪,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占乳脂的97.0~98.0%,甘油二酯占0.25~0.48%,甘油一酯占0.02~0.04%,磷脂占0.6~1.0%,胆固醇占0.2~0.4%,糖酯类占0.006%和游离脂肪酸占0.1~0.4%。由于牛胃中微生物的作用,牛奶中含有少量的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占总脂肪量的3%~5%。牛奶中的反式脂肪酸虽然含量不高,但已有研究表明,很少的反式脂肪酸即可给健康带来较大的危害。反式脂肪酸,是与脂肪酸中的双键相关的。不饱和脂肪酸含有双键,依据双键两个碳原子上的两个氢在双键的同一侧(顺式)或不同侧(反式)而分为顺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从构型上看,反式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基本相同,而顺式脂肪酸则与饱和脂肪酸完全不同。反式脂肪酸的熔点远高于顺式脂肪酸,而与饱和脂肪酸接近。以18碳脂肪酸为例,饱和脂肪酸(硬脂酸)的熔点为69.9℃,反式油酸为46.5℃,而顺式油酸为13.4℃。室温下,前二者为固态,后者则为液态。研究认为,反式脂肪酸的危害甚至大于饱和脂肪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饱和脂肪酸会升高血液中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但不降低血液中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反式脂肪酸不仅升高血液中有害的LDL-C,而且会降低血液中有益的HDL-C,增加TC/HDL-C和LDL-C/HDL-C比值。因此反式脂肪酸会促进动脉硬化。美国研究数据表明,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每增加2%,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就会上升39%。

2、反式脂肪酸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及凝聚性,易导致血栓形成。

3、反式脂肪酸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与乳腺癌的发生呈正相关。

4、反式脂肪酸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用多不饱和脂肪酸代替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危险。

5、反式脂肪酸会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反式脂肪酸可通过胎盘和母乳,使胎儿和新生儿患上必需脂肪缺乏症,影响生长发育;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干扰婴儿的生长发育。经常食用含反式脂肪酸膳食的母亲,乳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可能达到总脂肪酸的8%。

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很大。更糟的是,反式脂肪酸摄取并没有所谓安全剂量,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提醒尽量少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25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