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2533.5 | 申请日: | 200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4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吕忠明;李汉;吴应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益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20 | 分类号: | A61L9/20;A61L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净化 消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微生物是呼吸道疾病和外伤感染的重要元凶,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也是呼吸道疾病的致病和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且,目前房屋装修所用的装修材料释放的苯、甲醛等挥发性有机气体对人体的毒害十分严重。因此,通过空气净化消毒,特别是公共室内的空气净化消毒,对于预防各种疾病的传播,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空气净化领域中,空气净化装置一般是通过紫外光照射附着在空气净化装置上的光触媒材料,与流经光触媒材料接触的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细菌和病毒等)作用,并将流经空气中的有机化学污染物分解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实现对空气的净化。其中,主要是紫外线起到杀灭细菌、病毒等的作用,而紫外线对有机物的分解净化作用不显著。光触媒材料经紫外光照射后起到净化有机物的作用。现有的光触媒材料种类繁多,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2154431.X的申请文件中公布的一种光触媒抗菌组合物,其组分和重量含量的组成为:纳米金红石TiO25~15份,纳米锐钛矿TiO250~70份,偶联剂0.5~1.3份,AgNO30.2~6份,Zn(NO3)22~35份,分散剂0.5~2份。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27505.3也公布了一种光触媒杀菌净化剂,由光触媒杀菌净化剂母料添加到复合液体中共同搅拌而成,光触媒杀菌净化剂母料的配比重量组分是:6~8份纳米锐钛型二氧化钛粉末(30~50nm),4~7份红外线粉,3~6份无机杀菌粉末,2~4份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粉末;复合液体的配比重量组分是:50份的水,1份酒精,20份的树酯,3份悬浮剂和1份香精。但是,现有空气净化消毒附着的光触媒材料附着面积有限,特别是用于空调内的空气净化装置,由于受空调内空间的限制,而且为了减小风道内的空气阻力,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不能过大,导致光触媒材料数量也被限制,不少的空气未与光触媒材料接触而直接通过,从而对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净化功能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加了纳米级金属化合物材料附着面积,对空气具有更大催化面,综合了贵金属沉积技术、纳米银离子杀菌技术、复合半导体技术、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催化净化技术,对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有害微生物具有更好的净化消毒效果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包括净化消毒装置、电器控制盒,净化消毒装置内设有紫外光源且净化消毒装置下端连接在电器控制盒上,电器控制盒内设有紫外光控制电路,所述净化消毒装置的外壳是金属网以瓦楞状围成的中空柱体构成,净化消毒装置内还设有凸出体,凸出体分布在紫外光源与金属网之间并连接在净化消毒装置上,金属网和凸出体表面附着有纳米级金属化合物材料,所述纳米级金属化合物材料包括钯化物、硒化物及单质的铂粒子和银粒子材料,电器控制盒内还设有非平衡态等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非平衡态等离子发生器的等离子放电极设置在净化消毒装置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益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益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25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制动及离合器摩擦系统的骨架材料
- 下一篇: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显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