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间苯链节的聚芳醚腈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1306.0 | 申请日: | 200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0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孝波;罗道文;陈文瑾;曹国萍;龙盛如;何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5/40 | 分类号: | C08G65/40;C08G65/4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武森涛 |
地址: | 610054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间苯链节 聚芳醚腈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含间苯链节的聚芳醚腈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其分子结构为:
x+y=2
x=0.1-1.9
y=1.9-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间苯链节的聚芳醚腈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为苯二酚、联苯二酚或酚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间苯链节的聚芳醚腈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间苯二酚和一种以上的芳香族二元酚与二氯苯甲腈在催化剂、非质子强极性溶剂、脱水剂作用下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的非质子强极性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甲基乙酰胺或环丁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间苯链节的聚芳醚腈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质子强极性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的聚芳醚腈共聚物由下述摩尔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二氯苯甲腈2份、间苯二酚0.1-1.9份、芳香族二元酚1.9-0.1份、N-甲基吡咯烷酮10-35份、催化剂2.05-2.5份、脱水剂2-10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间苯链节的聚芳醚腈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的摩尔配比为:
二氯苯甲腈2份、间苯二酚0.5-1.5份、芳香族二元酚1.5-0.5份、N-甲基吡咯烷酮10-35份、催化剂2.05-2.5份、脱水剂2-10份。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含间苯链节的聚芳醚腈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族二元酚为对苯二酚、联苯二酚、酚酞、4,4-二羟基二苯砜、4,4-二羟基甲酮、萘二酚、双酚A、双酚F中的一种或其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含间苯链节的聚芳醚腈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无水碳酸钾、无水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其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聚芳醚腈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水剂为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
9、一种制备权利1-8任一项所述含间苯链节的聚芳醚腈共聚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聚合反应:称取重量配比的原料:
二氯苯甲腈2份、间苯二酚0.1-1.9份、芳香族二元酚1.9-0.1份、N-甲基吡咯烷酮10-35份、催化剂2.05-2.5份、脱水剂2-10份;
加入二氯苯甲腈、间苯二酚、芳香族二元酚、N-甲基吡咯烷酮、催化剂、脱水剂于带有分水器、搅拌器、温度计和N2进出口的反应器中,通入N2,开动搅拌,升温至120-160℃脱水反应2-5小时,蒸出甲苯或二甲苯,升高温度到180-200℃,反应2-5小时,获得含间苯链节的聚芳醚腈共聚物溶液混合物;
(2)后处理
将上述混合溶液停止加热,将溶液倾入水中沉淀,用稀盐酸酸化,热水洗涤、过滤,在120-160℃干燥24小时获得粗产物,再用二甲基甲酰胺溶解,过滤,其过滤液用热水/甲醇溶液沉淀,除去上层清液,沉淀物过滤后与80-150℃24小时获得精制的含间苯链节的聚芳醚腈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13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