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故障自适应判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017986.9 | 申请日: | 2006-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3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斌;姚晴林;郭宝甫;陈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06 | 分类号: | H02H7/06;G01R31/34;G01R31/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浩 |
| 地址: | 461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机 定子 单相 接地 故障 自适应 判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学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发电机定子接地故障的判别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时,通过接地故障点的电流为发电机所在系统中总的电容电流;此电流若太大,会将定子铁心烧一个大洞,难以修复,致使整个发电机报废。再者,大容量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时还会产生弧光过电压,过电压太大也会危及发电机绝缘造成重大危害。大容量发电机为了降低单相接地故障时的弧光过电压,常采用发电机中性点经配电变压器的接地方式,但这种措施反而又加大了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接地电流。因此要求在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任一点单相接地故障时若接地电流大于规程规定的允许电流时,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装置能可靠地快速动作将发电机跳开,保证发电机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多数保护方法是采用外加20Hz电源,提前设定发电机定子绕组单项接地故障点与发电机中性点之间的绕组匝数占该项总绕组匝数之比α,即α在保护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而整定值是假设α等于某一个值时,定子单相接地故障、接地电流I等于允许电流I允的条件下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这种保护的动作特性(水平直线)只能保证α为已知的这一个点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当I≥I允时保护才动作,只在这一个点保护的动作特性才符合要求。而在α大于设定值的所有点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I已经大于I允了,但Rg仍远大于Rg.ser,保护不动作,发电机不跳闸,换言之当α大于设定值情况下,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传统外加20Hz电源定子接地保护不符合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调整Rg.set的发电机定子单项接地故障判别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发明发电机定子单项接地故障判别方法采用的总体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测量,Rg的值;
(2)、将,Rg代入
中求得Rg.set;
(3)、判别|Rg|-|Rg.set|≤0,若成立,则启动保护,否则返回步骤(1)。
由步骤(2)中的Rg.set关系式可知Rg.set的实时值自适应地自动跟随着Uod实时值的变化而变化,又因为Uod=αU相,而在发电机单相接地故障时,三个相电压及三个线电压仍维持对称关系,只是三相对地电压及中性点对地电压与正常运行时的值不同,因此U相可视为常数,则Uod与α成正比关系,所以Rg.set随着α的增大而增大,提高了发电机定子单项接地故障判别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传统外加20Hz定子接地保护动作特性;
图2自适应外加20Hz发电机定子单项接地故障识别的方法的动作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假设发电机定子绕组单项接地故障点与发电机中性点之间的绕组匝数占该项总绕组匝数之比α为0.2时定子单相接地故障、接地电流(I)等于允许电流(I允)的条件下计算出来的,水平直线的阴影侧为保护的动作区,阴影侧表示:不管接地点的位置α等于多少,定子单相接地故障时,传统外加20Hz定子接地保护测量的接地点的电阻Rg若小于整定值Rg.set,即绝缘强度降低,保护动作于跳闸。因此这种保护的动作特性呈水平直线,只能保证α=0.2这一个点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当I≥I允时保护才动作,只在这一个点保护的动作特性才符合要求。而在α>0.2的所有点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I已经大于I允了,但Rg仍远大于Rg.set,保护不动作,发电机不跳闸,大的接地电流会把定子铁心烧出一个大洞,无法修补,使整个发电机报废,换言之在α>0.2单相接地故障时,传统的外加20Hz定子接地保护不符合要求,这是该传统保护的缺点。
图2为采用本发明的方案时保护动作特性图,本发明的整定值的数学模型为下式:
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79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