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食道癌及胃癌的复方组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7792.9 | 申请日: | 2006-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9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倪良臣;焦广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良臣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P35/00;A61K35/32;A61K35/56;A61K35/55;A61K31/635;A61K33/00;A61K33/24;A61K31/3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河南省平顶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食道癌 胃癌 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癌症的药剂,特别是一种治疗食道癌及胃癌的复方组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道癌、胃癌是消化系统中发病率较高的恶性癌症,严重地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食道癌,民间又称噎食病,它的初期临床表现症状是唾液增多、食道有异物感、进食有阻碍感、有刺痛感、胸部灼热、胸骨后方有压迫不适感。它的进展期临床表现症状是癌症恶化,食道变窄,有明显梗塞感,吞咽困难,半流食,最后,流食唾液均会阻塞,胸部、背部有疼痛感。
胃癌,早期无明显症状,与进食无明显关系。随病情发展,上腹部饱胀有不适感,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进食减退、黑便。胃癌进入进展期后,胃区常为咬啮性疼痛,与进食无明显关系。也有类似消化性溃疡疼痛,进食后可缓解。上腹部饱胀,有沉重感,也多表现厌食、腹痛、恶心、腹泻、消瘦、贫血、水肿、发热。
目前,治疗食道癌、胃癌的主要的方法多采用保守的化疗、电疗、手术等方法,治疗效果不明显。复发几率高。
人们在与癌症的长期斗争中,不断的努力和进取,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至今依然处于积极探索阶段。长期以来,人们利用中医理论为探索各种癌症的治疗方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肿瘤治疗方面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现代中医学研究发现,中草药和西药中有许多药品能对肿瘤细胞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对缓解疼痛、提高机体免役力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尤其利用传统的中医学理论,结合祖传中草药秘方和西药配方为丰富食道癌、胃癌的临床治疗经验有了更大的拓展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食道癌、胃癌的治疗效果明显,治愈率高,毒副作用小的治疗食道癌及胃癌的复方组剂及其制备方法。
食道癌和胃癌多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治疗食道癌及胃癌的复方组剂,包括纯中药组剂和中西药组剂。所述的纯中药组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川乌头0.1789~0.219%、草乌头0.1789~0.219%、犀角0.1789~0.219%、莱菔子17.89~21.86%、紫苏梗17.89~21.86%、摈榔17.89~21.86%、百合17.89~21.86%、甘草17.89~21.86%;所述的中西药组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西药和中药原料组成:盖胃平的有效成分19~22.2%、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有效成分19.5~22.7%、大黄碳酸氢钠片的有效成分18.29~21.29%、复方石菖蒲碱式硝酸铋片的有效成分30~35.96%、葡醛内脂片的有效成分2~2.38%、珍珠粉2~2.38%、麝香0.6~1.6%。
所述的纯中药组剂是由以下最佳重量配比范围的中药原料组成:川乌头0.19~0.20%、草乌头0.19~0.20%、犀角0.19~0.20%、莱菔子19.5~20.5%、紫苏梗19.5~20.5%、摈榔19.5~20.5%、百合19.5~20.5%、甘草19.5~20.5%;所述的中西药组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组成:盖胃平的有效成分20~21.2%、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有效成分20~21.6%、大黄碳酸氢钠片的有效成分19~20.5%、复方石菖蒲碱式硝酸铋片的有效成分31~34.96%、葡醛内脂片的有效成分2.1~2.28%、珍珠粉2.1~2.28%、麝香0.8~1.4%。
所述的犀角由羚羊角替代,羚羊角重量配比为0.3578~0.438%。
其中,在纯中药组剂中:
川乌头:辛,热,有毒。入脾、命门二经。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治心腹冷痛,阴疽肿毒。
临床应用:主要用在抵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杀灭癌细胞。适用治疗胃癌、食道癌,对症属中医寒湿,风邪,腹痛,阴疽肿毒。
草乌头:辛,热,有毒。入肝、脾、肺经。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治风寒湿痹,脘腹冷痛,痰癖,痈疽,疔疮,瘰疬。
临床应用:主要用在抵抗、抑制癌细胞。治疗食道癌、胃癌。对症属中医风寒湿痹,脘腹冷痛,痰癖,痈疽。
犀角:酸咸,寒。入心、肝经。清热,凉血,定惊,解毒。治百毒,痈疽肿毒。
临床应用:用在治疗食道癌、胃癌方面,不仅能够化毒辟邪,清热解毒,对癌细胞有较好的抑制杀灭作用,而且协同其他药物组分对肝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莱菔子:辛甘,平。入肺、胃经。下气定喘,消食化痰。治咳嗽痰喘,食积气滞,胸闷腹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良臣,未经倪良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77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范围人工降雨的装置
- 下一篇:治疗心脏病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