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微波炉用磁控管的阴极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16125.9 | 申请日: | 2006-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2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J23/05 | 分类号: | H01J23/05;H01J25/5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永铨 |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微波炉 用磁控管 阴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炉用磁控管,尤其涉及其阴极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微波炉用的磁控管是一种真空二极管,它主要包括灯丝(阴极)1和阳极2结构。上述灯丝可被直接加热并沿二极管中轴线设置于中央部位:上述阳极结构包括设置在二极管的内圆周上的阳极圆筒21和接于阳极圆筒内壁面上的并沿半径向圆心延伸的多个叶片22,这些叶片环绕着阴极径向向外间隔设置,上述阳极叶片22上还接有多个以二极管中轴线为同心轴的环形隔膜带。
此外,磁控管还包括一个磁路、一个磁控管输出部和一个输入部。上述磁路包括支架3和上下磁铁5、5’,该磁路将磁通量加在阴极灯丝1和阳极圆筒21之间形成的有效空间内。上述输出部分7包括A侧管壳74、发射天线72及天线帽71,它用来将传递到阳极圆筒的微波能量发射到磁控管的外部。上述输入部还包括一个高压陶瓷10和滤波线圈9,防止产生于有效空间的无用高频分量流回到动力源。在阳极圆筒21的外周面与支架3的内周面之间,设有一组用来维持磁控管内外温度均衡的散热片4。阳极结构2的下部设有用于防止微波能量泄漏的屏蔽盒81、82。
这种结构的磁控管,当灯丝通电后,由灯丝发射的热离(电)子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做摆线运动并产生微波。传递到叶片的微波能通过输出部的天线引入线和发射天线发射到磁控管外部,以加热放置在微波炉内的食物。
现有的微波炉用磁控管的阴极,是用钍-钨合金炭化后制成的螺线管结构,它设置于上述阳极圆筒的中心;通电后,在磁控管的整体作用下,其发射的热电子即向阳极流动。但是由于某些因素,从阴极发射出的热电子不能迅速离开阴极并流向阳极,而在阴极表面附近积聚,甚至由此发生二次电子回轰,并随着真空度降低而发生阴极中毒,给磁控管的工作效率和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微波炉用磁控管的阴极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微波炉用磁控管的阴极结构,以减少热电子在阴极表面的积聚和由电子积聚而引发的电子回轰现象及阴极中毒现象,从而改善磁控管的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微波炉用磁控管的阴极结构,由钍-钨合金炭化后制成,并形成螺线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线管结构是双螺线管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养活电子积聚积较应,减少不必要的电子回轰而损坏阴极,从而延长了阴极和磁控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微波炉用磁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和图2B是现有磁控管的阴极结构的侧视图
图3A和图3B是本发明的磁控管阴极结构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阴极结构(灯丝) 2阳极结构
21阳极圆筒 22叶片
3支架 4散热片
5上磁铁 5’下磁铁
6垫片 7发射部
71天线帽 72发射天线
73侧管壳 74A侧管壳
81、82屏蔽盒
9滤波线圈 10高压陶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A、图2B所示,现有微波炉用磁控管的阴极结构,都是用钍钨合金炭化制成的单螺线管结构,故其存在工作时易发生电子积聚效应,甚至因此发生电子同轰而造成阴极中毒,严重影响磁控管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而本发明实施例的微波炉用磁控管的阴极结构,如图3A、图3B所示,它是成双螺线管结构的,因此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电子积聚效应,减少因有害的电子回轰而损坏阴极,故能使阴极和磁控管的使用寿命延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61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