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定子绝缘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4821.6 | 申请日: | 200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0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隋利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2 | 分类号: | H02K3/32;H02K3/3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漪文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定子 绝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电机的定子结构的,更具体地说,是关于为了改变导线的缠绕路线的电机定子绝缘架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电机是把电能变换为动能的机器,这样的电机分为把电能变换为旋转运动的旋转型电机和把电能变换为直线往复运动的往复式电机。
电机作为动力源安装在冰箱、空调、洗衣机、电风扇、吸尘器等家庭中使用的几乎所有的产品上。
以往的单相电机如图1所示进行说明。
图1是所示的单相电机的分解图,如图所示的那样,以往的单相电机包括有开口的内部空间的机壳1的内侧固定着由绕有线圈的层叠铁心形成的定子2;定子2的内侧设有和定子2的内周面维持着一定的距离,可进行旋转的转子3;其转子3的中心部插入有旋转轴4;旋转轴4的两侧端部上设置着轴承11,其轴承被机壳1和引导扇片8固定,使得旋转轴4进行旋转。
在转子3的上侧设有将供给的AC电流转换为DC电流的换向整流器5;换向整流器5的两侧设有和换向整流器5的外面有弹性接触,给换向整流器5提供电源并和旋转轴4垂直方向形成的一对碳刷6。
电机的机壳1的下侧固定着引导扇片8来固定支持旋转轴4的轴承11,在引导扇片8下面的旋转轴4上固定设置着引入空气的风扇9,而风扇9的下面结合着风扇盖子10。
图2是图1所示单相电机的定子绝缘架结构导线缠绕路线走向图;图3是以往单相电机定子绝缘架的立体结构图。
以往的电机定子2包括由矽钢片层叠形成的铁心、缠绕在铁心上的绕组线圈、位于定子上部的定子绝缘架12;为将各绕组线圈末端的导线缠绕在定子绝缘架1 2上,参看图2、3:在定子绝缘架12上设有A1钩13、A2钩14和B钩15,A1钩13、A2钩14对称设在定子绝缘架12竖向中心线的定子绝缘架边缘处,B钩15设在定子绝缘架12的A2钩14右侧定子绝缘架加强台16处,在定子绝缘架12竖向中心线上对称设有第一接线柱台17、第二接线柱台18,在第一接线柱台17、第二接线柱台18一侧定子绝缘架边缘处还设有第三接线柱台19、第四接线柱台20,导线通过绝缘架上的孔隙和A1钩13、B钩15缠绕在定子绝缘架上12,并连接到接线柱上。
目前,为了减小电机的体积,往往将电机机壳与定子之间的间隙设计的很小(<2.5MM),按规定导线距机壳1距离要大于2.5MM,由于A1钩位于定子绝缘架12的最边缘处,当导线缠绕通过A1钩时,导线距机壳1距离小于2.5MM,容易产生耐电压,击穿机壳,造成漏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改变导线缠绕路线的电机定子绝缘架结构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中的一种电机定子绝缘架结构,包括定子绝缘架;在定子绝缘架竖向中心线的定子绝缘架边缘处对称形成A1钩、A2钩;设在定子绝缘架的A2钩右侧定子绝缘架加强台处的B钩;设在定子绝缘架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接线柱台;还包括设在定子绝缘架上的第二、第三接线柱台间,接线柱台支撑肋一端的C钩;定子绝缘架与C钩一体注塑形成;电机定子绝缘架结构采用硬质塑料构成。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电机定子绝缘架结构,由于在绝缘架上增设了C钩,改变了导线缠绕路线,使导线距机壳距离大于2.5MM,避免产生耐电压,击穿机壳,防止漏电。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单相电机的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单相电机的定子绝缘架结构导线缠绕路线走向图。
图3是以往单相电机定子绝缘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单相电机的定子绝缘架结构导线缠绕路线走向图。
图5是本发明单相电机定子绝缘架的立体结构图。
主要符号的说明
1:机壳 2:定子
3:转子 4:旋转轴
5:换向整流器 6:碳刷
11:轴承 12:定子绝缘架
13:A1钩 14:A2钩
15:B钩 16:加强台
17:第一接线柱台 18:第二接线柱台
19:第三接线柱台 20:第四接线柱台
21:C钩 22:接线柱台支撑肋
23: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48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墨水显示面板
- 下一篇:大蒜素脂肪乳注射液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