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基墙壁涂料的新型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4372.5 | 申请日: | 2006-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2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纪常义;赵宝珍;王振华;赵正义;赵育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鑫泰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5/02 | 分类号: | C09D5/02;C08F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80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壁 涂料 新型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水基涂料
背景技术
作为工业及民用的重要产品的涂料,由于环境保护的要求,正迅速地由溶剂型向水基型转变。作为水基墙壁涂料的基料,也就是树脂乳液,当前大多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生产。
乳液聚合必须使用引发剂,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聚合反应速度。引发剂分两类:一是热分解引发剂,如过硫酸盐;一是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盐体系、过氧化氢-亚铁盐体系。使用热分解引发剂聚合需要在80-90℃间进行。使用氧化还原体系聚合需要在0-50℃间进行。
使用热分解引发剂,因在较高温度下聚合,反应速度大、反应时间短,这有利于生产。但是,开始反应需要较高温度就必须加热。而当反应开始后,反应要放热,有需要冷水冷却。这就既要设置蒸汽锅炉,又要耗费较多能源。反应温度高,聚合物分子量相对变低,性能会有一定下降。
使用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不需要加热到较高温度就可以引发反应,又因反应温度较低,聚合物分子量较大,性能相对提高。但是,一般地说低温聚合的乳液,其储存稳定性较差,易于凝胶。用其制备的涂料当然也不能长期保存。正因为以上原因,当前涂料的基材-乳液的生产不得不一直采用高温乳液聚合的方法。而低温聚合只用于合成橡胶或合成树脂的生产中。因为它们在生产中要立即破乳,脱水干燥,不像涂料那样直接使用乳液聚合后的产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了两者的优点,规避了两者的不足,采用聚合反应前期以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反应。后期以热分解引发剂进行反应,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产品质量。
本发明前期选用过硫酸铵-偏重亚硫酸钠氧化还原引发剂。用量为单体量的0.3-1%。只稍许加热物料温度超过30℃即可引发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不进行冷水冷却,无须保持人们严格要求的恒温反应,而是使物料温度逐渐上升最后达到较高温度80-90℃。并在反应后期补加热分解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为单体量的0.2-0.6%。即可获得储存稳定性高的乳液。
实施例
配方:
苯乙烯 76克
丙烯酸丁酯 76克
丙烯酸 5克
ML-1 4克
NP-40 15克
脱离子水 180克
过硫酸铵 1.1克
偏重亚硫酸钠 0.6克
操作:
将500ml四口反应瓶放在水浴锅中,并在反应瓶上安装好玻璃冷凝管、搅拌器、温度计和滴液漏斗。
1、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混合均匀,放入滴液漏斗中。
2、将ML-1、NP-40、偏重亚硫酸钠溶于160克脱离子水中,并倒入反应瓶中,使温度升至35-40℃。
3、将0.6克过硫酸铵溶解于10克脱离子水中,在内温达到所需温度后,与混合单体同时开始滴加该溶液。引发剂溶液需在1小时加完。
4、随着反应的进行,内温逐渐上升,当达到85℃时,也与混合单体同时滴加溶有0.5克过硫酸铵的10克水溶液,也在1小时内加完。并在加料过程中保持内温为88-90℃。
5、继续反应1小时,即可降温、过滤和出料,获得所需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鑫泰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鑫泰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43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