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冰箱用真空隔热材料及其隔热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14075.0 | 申请日: | 2006-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6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郑东株;金荣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9/06 | 分类号: | F16L59/06;F25D23/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甄洪庆 |
| 地址: | 225300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冰箱 真空 隔热材料 及其 隔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热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冰箱用真空隔热材料及其隔热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冰箱是一种用来低温储藏食品的装置,如图1所示,已有的普通电冰箱一般包括:壳体10和致冷循环系统(图中未示出);所述的壳体10内部形成有用来保存食物的冷藏室和冷冻室等的储藏空间20;所述的冷藏室和冷冻室分别设置冷藏室门(图中未示出)和冷冻室门(图中未示出)。
如图2所示,所述的壳体10的内壁与储藏空间20的内壁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30,以增大了壳体10的保温效果。所述的隔热材料30的形成方法一般是,在组装电冰箱时在壳体10的内壁与储藏空间20的内壁之间注入聚亚氨脂发泡液,然后加热使聚亚氨脂发泡形成聚亚氨脂发泡隔热层。但是,由于这种方法形成的聚亚氨脂发泡隔热层内部包含大量可以传递热量的空气,而且聚亚氨脂材料本身的隔热性能也不是很好,因此,这种隔热材料30的隔热性能较差。
为了克服上述隔热材料30的缺点,进一步提高电冰箱壳体10的保温效果,近年来开发出一种用于电冰箱壳体10的复合隔热材料。如图3所示,该复合隔热材料包括:已有的聚亚氨脂发泡隔热层30和真空隔热材料40。
如图4所示,所述的真空隔热材料40包括:若干层芯板41、密封层42和除气器43;所述的芯板41为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的薄板叠压而成的,各层芯板41之间抽成真空;所述的密封层42将芯板41完全包围覆盖,以便维持各层芯板41之间的真空状态;所述的除气器43用来吸收透过密封层42流入的少量气体,使真空隔热材料40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良好的隔热性能。
如图5所示,所述的密封层42包括:依次层叠的外层膜421、保护层422、防透气层423和热熔接层424;所述的外层膜421由耐外部冲击的材料制成;所述的防透气层423为可以防止外部气体或湿气渗透入芯板41的铝膜;所述的热熔接层424由LLDPE材料制成。
所述的芯板41在真空状态下用密封层42完全覆盖,然后将覆盖在芯板41顶部的密封层42b的热熔接层424与覆盖在芯板41顶部的密封层42a的热熔接层424相互热熔接在一起,从而使芯板41完全与外部隔离,而且,覆盖在芯板41顶部的密封层42b的热熔接层424与覆盖在芯板41顶部的密封层42a的热熔接层424相互热熔接在一起之后,分别从芯板41的两端延伸出来,形成延长部42a′、42b′,延长部42a′、42b′统称为42′。
但是,上述真空隔热材料40存在如下缺点:安装真空隔热材料40时,需要将真空隔热材料40两端延伸形成的延长部42′弯折,弯折延长部42′的过程中,会使由铝薄膜构成的防透气层423产生针孔,外部空气将通过这些针孔进入密封层42,从而破坏芯板41的真空状态,降低真空隔热材料40的隔热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已有的真空隔热材料的缺点,提供一种即使密封层的弯折部位产生针孔,也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隔热性能的电冰箱用真空隔热材料及隔热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真空隔热材料产生针孔,也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隔热效果,同时对弯折真空隔热材料的延长部不会产生影响的电冰箱用真空隔热材料及其隔热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工序简便的电冰箱用隔热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电冰箱用真空隔热材料包括:芯板和密封层;所述的密封层包括:依次层叠在一起的外层膜、保护层、防透气层和热熔接层;所述的密封层的部分表面上形成有铝镀层构成的隔断层。
所述的隔断层的形成部位对应于芯板的边缘部位。
所述的隔断层形成在从的芯板的一端延伸出来的密封层的延长部的部分表面上。
所述的隔断层的边缘与延长部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芯板的宽度(W)或长度(L)的5%至20%。
所述的隔断层为金属镀层。
所述的金属镀层为利用等离子镀膜法(plasma coating)、物理汽相沉积法法(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电子束蒸发法(Electron beam evaporation)或溅射法(sputtering)形成的铝膜。
所述的隔断层的厚度为0.5μm-2μm。
所述的隔断层还可以是利用隔热涂料涂敷而成的涂层。
所述的隔断层还可以是粘贴的胶粘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未经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40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